类经-明-张介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类经 明 张介宾   序   上古时神农、黄帝君而医,岐伯诸公师而医,而医实首于伏羲。羲惧天下后世离天地 人而二之也,首立一画以为天地人之总,仲尼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天地人之心也,即所 谓性命也。由一心而生八卦,复生六十四卦,列为三百八十四画。而世人之病,病在于三 百八十四画中求活计,而不知一画为总,此羲之所以医千万世之病原也。自是神农有本草 经,轩岐有灵素经,两大经出而言医者咸宗之。顾易卦有文王、周公、孔子三大圣人为之 羽翼,然后易义昭明于天地;而灵素之后,无能羽翼之者。自秦越人以下,世称神医,而 实非文王、周公、孔子之偶,况如王太仆之俦乎?!今略举其大者,如三焦胞络本有形 也,而二十五难以为无形,两肾皆藏精也,而三十六难以右肾为藏精系胞之命门,头为诸 经之会也,而四十七难以为诸阳之会,此秦越人之与内经左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而 王注改明为名,是君火第有空名而都无真明也,此王太仆之与内经左也。夫曰难曰注而失 有如是,轩岐再起,其谓之何?此吾友张景岳所以慨然而叹,毅然而起,直以发明内经为 己任也。景岳名介宾,字会卿,为会稽之杰士,幼禀明慧,自六经以及诸子百家无不考 镜,而从其尊人寿峰公之教,得观内经,遂确然深信,以为天地人之理尽备于此,此即所 为伏羲之易也。于是出而治世之病,一以内经为主,小试则小效,大试则大效,无所不试 则无所不效,而医林之诸子百家咸听吾所用,而不为诸子百家用。   如关格之脉,本以人迎、气口辨阴阳之否绝,而仲景祖难经之说,云在尺为关,在寸 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遂致后世误传,此则用仲景而不为仲景用也。上以候 上,下以候下,此脏气脉候之正理,而脉经以小肠大肠附配两寸,藏象岂容颠倒乎?人迎 系阳明之腑脉,气口系太阴之脏脉,而脉经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左候表,以右候 里,表里岂容混乱乎?此则用叔和而不为叔和用也。病机十九条,此明五脏六气病化所属 之本,非皆言其太过也,而原病式尽以有余为训,则不足之候,何以能堪?此则用河间而 不为河间用也。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此明阴阳不交之败乱也,而丹溪引之, 以证阳道实、阴道虚,而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斫伐生机,莫此为甚,此则用丹溪而不 为丹溪用也。脉有更代,是名代脉,自仲景以中止为代,而后世述之,是代脉之不明也, 至今日而明矣。伤寒本传十二经,自刘草窗有传足不传手之说,而诸家宗之,是传经之不 明也,至今日而明矣。凡皆景岳之主持内经,运用诸子,轩岐之后,文不在兹乎!犹恐内 经资其自用,而不能与天下共享,遂乃着而为类经,一曰摄生,二曰阴阳,三曰藏象,四 曰脉色,五曰经络,六曰标本,七曰气味,八曰论治,九曰疾病,十曰针刺,十一曰运 气,十二曰会通,共三十二卷,犁为三百九十条,更益以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观其运 气诸图注,则天道可悉诸掌;观其经络诸布置,则藏象可洞其垣;观其治法之玄机,则见 之诸条详按。凡其辨疑发隐,补缺正讹,别精气,析神明,分真假,知先后,察气数国中 之妙,审阴阳阖辟之机,原始要终,因常知变,靡不殚精极微,秋毫无漏。此书一出,当 使灵素与羲易并行,其有功于轩岐大矣。   要之,此书不但有功于轩岐,而并有功于羲易。景岳于内经外,更作医易等篇,余尝 观邵子之圆图方图,多所未白,得景岳之图解而了然无疑也,孰知此类经者,合羲易与内 经而两相发明哉?!余初与景岳交,自癸卯岁始。余以苦心诵着,耗脾家之思虑,兼耗肾 家之伎巧,于是病泄泻者二十年,医家咸以为火盛,而景岳独以为火衰,遂用参术桂附之 剂,培命门之火,而吠者竞起,余独坚信不回,服之五年而不辍,竟使前病全瘥而脾肾还 元。余之敢于多服者,胆力之决断也;景岳之敢于多用者,识力之明透也。非景岳不能有 此识,非余不能有此胆,余两人之相与亦奇矣。余既受景岳之赐,因问景岳何以及此,则 归功于内经。因是每持内经相与谈论,余才得其皮毛,而景岳已得其精髓。景岳谓余:将 注内经,为世人式。余喜之甚,从臾成之。及余官汴梁,又迎景岳治余母太安人,延寿者 八载,时类经尚未竣也。余自江右参藩归家十余年,而景岳亦自长安归家,特从会稽过KT 水,见余于峥嵘山下,曰:类经成矣。余得而读之,一读一踊跃,再读再踊跃,即请付之 梓,而景岳犹虑识者寡也。余曰:太阳未出,爝火生明;太阳一出,孤灯失照。向日之内 经不明,而诸家横出,灯之光也;今类经一出,太阳中天,而灯失色矣。人情不甚相远, 既能见灯,岂不见日?景岳又何虑焉?于是意决,将付之梓,而请余为序。夫景岳之妙 旨,载在类经,不待余序;余所序者,谓其注内经而并着医易。世之能注易者,不出于 程、朱;能注内经者,不出于秦越人、王太仆。景岳一人,却并程朱秦王之四人合为一 人,而直接羲黄之脉于千古之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