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方汇精 爱虚老人
弁言
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神圣之精意。不可得而传矣。然医之道
备乎阴阳气化。尽物性以尽人性。而显著者则在方书。慨自青囊未传。肘后未得。而古方
之流播于世者。亦皆难阐其精焉。而莫谓无精之可阐也。且夫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
治病。
治病之药。苟不通性命之故。则病亦安可治哉。然则病之治。治以方。而养命养性。
所谓方之精也。嗟乎。灵枢素问。非不载籍极博而为人所乐称。第恐得其粗而遗其精。而
古人之良法美意。不能面稽于千百载以上。则亦如广陵散之绝而不弹已。惟能得乎其精。
则方之极奇辟者。固以精而得精。方之极平淡者。更以不精而得精。况由参考诸方。推求
善本。是又合古人之精而得精。并精古人之精而为精。此所谓汇精也。昔孙思邈有千金翼
方。陶宏景有集验五卷。皆流传后世。获济甚多。施药之功。又不若刊方流济之功为最
大。是编颜之曰汇精。
即嘉庆九年岁次甲子三月京江尊仁堂刊送
凡例
一古今方书。汗牛充栋。经验方本。刊刻亦多。兹于各方本择其屡效屡验者。分内外
妇儿四免。
一内外诸方。妇儿通用。其有专属妇儿者。列为专门。至妇人胎产。小儿初生。尤为
紧要。
一奇急一门。症非常见。仓猝奇险。迟则难救。故遍采诸方以尽周急之义。
一望闻问切。缺一不可。是编于各方下详列形症。不及脉理。盖脉理难言。而形症易
晓。
有一古今元气不同。医宗各家详言之矣。兹所辑方。总以固养元气为主。其症因客
感。治宜攻视一是编所录之方。俱系参考诸书。择其善本。详加校订。以免讹错。采用者
切勿妄议加减。
一编内如六味八珍补中归脾等方。习见诸书。原无庸载。兹因治症需用极多。查阅他
本。
一一是编分定目录。编定号数。其有一方兼治数症。一症参用数方者。各于汤引下。
注明见前一是编简册无多。俱系经验。或村居僻处。医远难求。或客旅舟车。便于携带。
尤为得济。
一编内除煎剂各方。临症取用。其余各门类膏丹丸散。有一方兼治众症。费少功多
者。
有药穷。
卷一
内症门
方首内症。内有自内出者七情之所伤。有由外感者。六气之所客。而不但已也。凡饮
食劳郁。皆触于外而中于内。凡风痹淫湿。皆积于内而达于外。矧元气日益薄。真精日易
耗。
其禀不应辑
卷一内症门
大造丸(一)
(治肾虚腰疼。羸瘦。怯诸症。)
白术苡仁沙苑子(各二两)
各取净末。用杜仲四两。熬膏为丸。每服四钱。酒下。
卷一内症门
坎离既济丹(二)
(治心肾不交。彻夜无寐。骨蒸汗泄。阴阳两亏诸症。)
川连(二两)肉桂(一两)炙甘草(五钱)
各取净末。蜜丸。每晚服三钱。酒下。
卷一内症门
滋元饮(三)
(治一切风痹挛痿。腰膝酸楚。筋脉不通。周身疼痛。并遗精白浊诸症。)
熟地(八两)麦冬(四两)萸肉(八钱)龙骨(一两)元参南沙参(各三两)
牛膝虎骨各取末。用南枣六两。去皮核煮烂。同熟地杵膏为丸。每服三钱。酒下。
卷一内症门
五益膏(四)
(治诸虚百损。)
玉竹黄(蜜炙)白术(土炒各一斤)熟地(酒洗)枸杞子(酒洗各八两)
上方。文火煎熬成膏。每早晚二钱。用酒一杯。或开水一杯。调下。
卷一内症门
回元饮(五)
(治经年头疼。终朝眩晕。诸虚百损。火嗽潮热等症。)
熟地(十两)萸肉(四两)北五味麦冬甘菊(各二两)川芎元参山药当归(各三各取
末。蜜丸。每服三钱。盐汤下。
卷一内症门
益元煎(六)
(治男妇小儿。一切食积。腹胀气弱。血衰诸症。)
白术(一斤)建曲(六两)扁豆广皮麦芽茯苓(各八两)小蝉肝(四两即水鸡肝)蜜
丸。每服一钱五分。米饮调下。
卷一内症门
赞化血余丹(七)
(此药大补气血、乌须发。壮形体。有培元赞化之功。)
血余(炙)熟地(各八两蒸捣)枸杞当归鹿角胶(炒成珠)菟丝子(制)杜仲(盐水
炒)甲)胡桃仁(上炼蜜丸。每服二钱。开水送下。精滑加白术山药各三两。便溏。去苁
蓉。加补骨脂酒炒阳虚痿弱。加制附子五钱。上肉桂一两。
卷一内症门
六味地黄丸(八)
(治肾水亏损。小便淋闭。头目眩晕。腰腿酸软。阴虚发热。自汗盗汗、憔悴瘦血失
音。水泛为痰。病为肿胀。壮水治火之剂也。)
熟地(八两蒸捣)山茱萸山药(各四两)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上为细末。和地
黄膏。加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钱。空心食前。开水。淡盐汤任下。
焦。
卷一内症门
玉液散(九)
(治大便下血。)
柞树皮白芍当归(各二钱)地榆丹参(各一钱五分)熟地(五钱)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喉全生集-清-李纪方.pdf
- 爱月庐医案-清-佚名.pdf
- 白喉条辨-清-陈葆善.pdf
- 百家针灸歌赋--.pdf
- 包氏喉证家宝-清-包三述.pdf
- 备急灸法景宋本-宋-闻人耆年.pdf
- 保婴撮要-明-薛铠.pdf
-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pdf
- 本草便读-清-张秉成.pdf
- 本草崇原-清-张志聪.pdf
- 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pdf
- 古今名医汇粹-清-罗美.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01至卷046-黄帝素问.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47至卷068-黄帝灵枢经.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71至卷088-脉法.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89至卷092-外诊法.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93至卷105-脏腑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06至卷110-经络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11至卷121-运气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22至卷129-头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