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名医汇粹 罗美
序
夫天地生人,古今寿夭不齐,其故何也?淳漓一变,修短殊途矣。言仁术者,辑医药
之书以救夭枉,莫不首称《素》、《难》,次述汉、唐,爰及历代名贤之说,摭拾成帙,
为后学之津梁,其功岂不伟哉!然而方宜有不同,老壮之非一,山居与城市异治,膏粱与
藜藿分途,气运之变迁,时代之降升,人生气交之中,其禀赋浓薄,疾疚浅深,与气机相
流转,未易明也。至如张子和专工吐下,非不名家;刘守真以暑火立论,动辄芩连;李杲
出而阐发脾胃,参 是赖;朱丹溪惟事清凉,不离知柏。此四贤者,皆足以起沉 而安衽
席,岂有意于立异鸣高哉,因时制宜,济世之心切,不期然而然者也,今之人执古法以施
治,将以生人者杀人于反掌,翻疑古人之不足法,岂其然欤?前人有拆旧料盖新房之喻,
绳尺不越,轩槛殊观焉。运用在一心,临证如临敌,选药如选将,求其至当而后已。新安
罗东逸,辑有《名医汇粹》,至当之书也。咀啜近代之精华,不言轩岐而经旨悉具;《金
匮》、《千金》之方,虽篇目不列,而治法无遗,信可谓医学之金针,迷途之宝筏矣,世
无刊本,抄录相沿,亥豕鲁鱼,阅者攒眉。苕溪友人出所藏善本,校订精详,亟付剞劂,
以广其传,未必非济世之一助云。
道光三年岁次癸未正月嘉兴盛新甫撰
卷一 论集
张景岳大宝论
夫阴阳之体,曰干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以生杀言,则
阳生阴杀;以寒热言,则阳热阴寒。若其生化之机,则阳先阴后,阳施阴受。先天因气以
化形,阳生阴也;后天因形以化气,阴生阳也。形即精,精即水;神即气,气即火。阴阳
二气,最不宜偏,平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
离决,精气乃绝。此先王教人察阴阳、保生气也。
夫阳一而阴二,故偶者阴也,后天之形也;奇者阳也,先天之气也。神由气化,而气
本于天,所以发生吾身者,即真阳之气也;形以精成,而精生于气,所以成立吾身者,即
真阴之气也。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男子二八而天癸至。非阴生在后而阴成
之难乎?阴阳应象大论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非阴衰在前而阴凋之易乎?故人全盛
之数,惟二八之后,以至四旬之外,前后止二十余年而形体渐衰矣。
阳道常实,阴道常虚,故丹溪引日月之盈亏,以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而立补
阴、大补等丸。独惜以黄柏、知母为神丹,致家传户用。殊不知天癸之未至,本由乎气,
而阴阳之自半,亦由乎气。是形虽在阴,而气则仍从乎阳也。此生死之机,不可不辨。
阳之为义大矣。夫阴以阳为主,所关乎造化之原,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姑辨
其最要者,一曰形气,二曰寒热,三曰水火。
夫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
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乃其灵觉尽灭,身冷如冰,形固存而气则去,
此以阳脱在前,而留阴在后,非阴多于阳乎?是形气阴阳之辨也。
寒热者,春夏之暖为阳,秋冬之冷为阴。当长夏之暑,草木昆虫,咸苦煎炙,然愈炙
愈繁,不热则不盛。至一夕风霜,即僵枯遍野,是热能生物,寒无生意,热无伤而寒可
畏,非寒强于热乎?此寒热阴阳之辨也。
水火者,造化之权,其象有四:日为太阳,火为少阳,水为太阴。月为少阴。此四象
之真形也。阳中无太阴,阴中无太阳,此阴阳之专主也。日丽乎天,此阳之阳也,非太阳
乎?月之在天,阳中之阴也,非少阴乎?水行于地,阴之阴也,非太阴乎?火之在地,阴
中之阳也,非少阳乎?此等大义,丹溪所未知,故引日月盈亏,以证阴阳虚实。况夫阴阳
之性,太者气刚,故日不可灭,水不可竭,此日为火之本,水为月之根也;少者气柔,故
火有时息,月有时缺,此火为日之余,月为水之余也。惟其不灭者,乃为真火;而时作时
止,岂即元阳?故惟真阳之火,乃能生物;而燎原之凡火,但能焦物也。夫天一生水,天
一者,天之一也,一即阳也,无一则止于六耳。故水之生物者,赖此一也;水之化气者,
赖此一也。故春夏之水,土得之而生长;秋冬之水,土得之而不生不长,是水亦死矣,水
之所以生,水之所以行,孰非阳所主?此水中有阳,非水即为阳也。
夫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而况于无阳乎?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非阴能自盛
也,阳衰则阴盛矣。
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试
以太阳证之:日行南陆,在时为冬,斯时非无日也,第稍远耳,便见严冬难御,万物凋
零。然则天地之和,惟此日也;万物之生,惟此日也。设无此日,天地虽大,一寒质耳,
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衰者,即亡阳之渐也。
圣人作《易》,首制一爻,立元阳之祖,明阳德之元亨于坤初六,日履霜坚冰,虑阴
气之渐长,防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喉全生集-清-李纪方.pdf
- 爱月庐医案-清-佚名.pdf
- 白喉条辨-清-陈葆善.pdf
- 百家针灸歌赋--.pdf
- 包氏喉证家宝-清-包三述.pdf
- 备急灸法景宋本-宋-闻人耆年.pdf
- 保婴撮要-明-薛铠.pdf
-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pdf
- 本草便读-清-张秉成.pdf
- 本草崇原-清-张志聪.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01至卷046-黄帝素问.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47至卷068-黄帝灵枢经.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71至卷088-脉法.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89至卷092-外诊法.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093至卷105-脏腑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06至卷110-经络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11至卷121-运气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22至卷129-头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0至卷133-面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4至卷137-耳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