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三十
面门
黄帝素问
上古天真论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
【注 阳明之脉荣于面,故其衰也面焦。夫气为阳,血脉为阴,故女子先衰于脉,而
男子先衰于气也。】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
【注 三阳之脉尽上于头,三阳脉衰,故面皆焦。】
丈夫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
【注 平脉篇曰:寸口脉迟而缓,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阳气衰,故颜色
焦。】
六节脏象论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
【注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心主血脉,故其华在面也。】
脉要精微论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知鹅羽,不欲如盐;青欲
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
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注 此古色生于气,气生于脏,欲其气华于色而不欲脏象之见于外也。赤如白裹
朱,白如鹅羽,青如苍璧,黄如罗裹雄黄,黑如重漆,乃五脏之气章华于色也。赤如赭,
白如盐,青如蓝,黄如土,黑如地苍,此五脏之精象见于外也。夫脏者藏也。如五脏之真
色见而不藏,则其寿不久矣。明者五脏之神明,言五色之发乎五脏之精气神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注 五脏主藏精者也。精有所藏而后能视万物,审短长。如精微象见于外,则精
气内衰,视物昏瞶,而寿不久矣。此反结上文之义而言,视精明者,由藏精之所资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
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注 肝主血而主色,脉盛而色不见者,血蓄于下也。当病坠伤,或为手搏所伤,
因血凝胁下,故令人喘逆。盖肝脉贯膈上注肺,血积于下,则经气上逆而为喘也。其不及
而色泽者,当病溢饮。】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
【注 足阳明之脉,从气冲下髀抵伏兔下足跗。髀伤,故脉盛而色赤也。饮食于
胃,由中焦之腐化,胃气不足,故当病食痹。】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
【注 五脏元真之气,脾所主也。湿热太过,则色黄脉盛而少气矣。其不及当病足
胫肿。脾气虚,故足肿也。若水状而非水病,故其色不泽。】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注 腰者肾之腑,腰伤故肾脉盛也。伤于骨者,其色赤黄,则外应于肌肉间也。
其不及,当病少血。盖肾为牝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精液复上入心而为血,精虚至
令不复化赤而为血也。】
五脏生成篇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
【注 奇脉,奇经冲任之脉色也。冲任为经血之海。五脏之血,皆归于肝,故外荣
于目。面主气色,目主血色。目之五色而俱见面黄者,五脏之阴而俱得胃脘之阳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注经云:人无胃气者死,面无黄色,无胃土之阳矣。面之青黑赤色,皆脏邪乘
阳,纯阴无阳,故皆死也。】
玉版论要篇
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注 五经之脉见于色,气血衰则面色脱而夭然不泽,故至百日五脏之气尽而已
矣。】
诊要经终论
少阴终者面黑。
【注 心之华在面,面黑者,火气灭而水气脱矣。】
刺热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注 肝属木而位居东方,故左颊先赤。】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注 肺属金而位居西方,故右颊先赤。】
肾热病者颐先赤。
【注 腮下谓之颐,肾属水而位居北方,故颐先赤。】
咳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
浮肿气逆也。
【注 水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为咳,咳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故使人涕唾。水
气上乘,故面浮肿而气逆也。】
风论
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庬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注 风邪干于肾,则水气上升,故面庬然浮肿,风行则水涣也。】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
【注 头乃诸阳之会,因沐中风,则头面之皮腠疏而阳气弛,故多汗恶风也。】
厥论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注 癞狂走呼,妄言妄见,阳明之脉病也。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喉全生集-清-李纪方.pdf
- 爱月庐医案-清-佚名.pdf
- 白喉条辨-清-陈葆善.pdf
- 百家针灸歌赋--.pdf
- 包氏喉证家宝-清-包三述.pdf
- 备急灸法景宋本-宋-闻人耆年.pdf
- 保婴撮要-明-薛铠.pdf
-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pdf
- 本草便读-清-张秉成.pdf
- 本草崇原-清-张志聪.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4至卷137-耳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8至卷150-目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1至卷152-鼻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3至卷154-唇口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5至卷157-齿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8至卷160-舌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60至卷163-咽喉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66至卷169-颈项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1至卷171-腋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2至卷174-胁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