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类方歌注-清-王泰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退思集类方歌注 清 王泰林   序   《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二书,吾邑王旭高先生所着也。先生名泰 林,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阴柳宝诒尝选刊先生医案,称先生读书,上自轩岐,下迄 清季诸家,无不精心灌注,于古书则研求古训,于后人书则必分别疑似。所着有《西溪书 屋夜话录》《医方歌诀串解》《环溪草堂医案》诸书,均未梓行云。今医案经方君耕霞、 柳君宝诒选刊,流行于世,其余数书屡求不得。乙卯冬,华君松岩惠余稿本一束,云已藏 弃多年。先是东房桥有先生之门人,年老忽发狂易,以钞录各书沉之水中。华君仅捞得方 歌二种,残缺不完。   一页,即照《伤寒》《金匮》方补之。详阅《退思集类方》,本徐灵胎氏《伤寒类方 》化裁编辑,以《金匮》方、后人方附丽之,分为二十四类。其《医方歌诀》亦本《兰台 轨范》通治方而作,故所注多遵徐书,而博采群书,间有先生新注,及自制数方附见,去 取颇属审慎,注释亦极明白。余尤佩其虽一以仲圣方为宗,而能集仲圣以下医方之长,绝 不拘泥一家言,观其治案可知也。惟此书尚非定本,故上有王先生所批“此方宜入某类” 、“宜改从某注”、某方可删”语。又如麻黄汤类之神术散,注云:“又有太无神术散、 叔微神术散,俱编入平胃散类。”泻心汤类之进退黄连汤,注云:“崔氏八味丸编入肾气 丸类。”今无此二类。   栀子豉汤下注有“余义见卷四杂说”云云,亦经散佚。又小青龙汤下注,尚着有《古 方余论》,则不止柳氏所谓三种,可知年愈远,而书愈有阙,惜哉!惜哉!乃蓄意访求, 知先生故里去余家仅数十武,先生裔孙某君云:“高祖昆季五人,旭高最少,享高寿,无 嗣,故殁后无绍其业者;门弟子各走一方,无从追考。其着述六十年来散佚无一存矣。” 则是二书虽非全璧,亦足觇王先生学问之一斑也。道、咸之间固享名于苏、浙者,何其着 述竟无存耶!且此本得之沉水之余,字迹有剥落之处,急谋付梓,以广流传;复以少时录 存先生所编着之《西溪书屋夜话录》《医方歌括》及《增订医方歌诀》《薛氏湿热论歌诀 》各一卷,合为一册,洵属医学家之要书,不可再使抱残守缺,湮没不彰,此付刊之举, 不容或缓者已。   庚申冬月无锡周镇小农别署伯华谨识于惜分阴轩   退思集类方歌注   《伤寒》《金匮》方 后汉张仲景着《伤寒》《金匮》两书,为后世医方之祖。其方 治病,虽千头万绪,而条理不紊。方中之药,少者仅一二味,而又无所不包括;多者至二 三十味,而又无一味不紧切,所以谓之“方祖”。此卷所辑,皆其方也。间附后世数方, 使人从流溯源,知夫熔古化新之妙。学人能于此卷诸方,精思而熟读之,应变无穷矣。   退思集类方歌注 麻黄汤类   麻黄汤   治太阳病风寒在表,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发热恶寒,恶风无汗,胸满而 喘,其脉浮紧或浮数者,宜此发汗。若脉浮弱,汗自出,或尺脉微迟者,俱不可服。若 风、寒、湿三气成痹,及冷风哮嗽,最效也。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以水 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不须啜粥。   退思集类方歌注 麻黄汤类   麻黄加术汤   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汤原方加白术四两。   麻黄发汗之峻剂,监以桂草斯无弊。(麻黄开窍发汗,性最猛烈,故以桂枝监之,不 使其大汗亡阳,甘草和之,不使其劫阴脱营,如驭马防其放逸耳。)麻黄入肺杏入心,发 汗必通营与卫。(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浊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必从心营肺卫立方 也。)先煮麻黄取力专,(麻黄先煮,取其力专,不仅为去上沫已也。)不须啜粥恐留 滞。(不须啜粥,恐留恋麻黄之性也。)减去大枣与生姜,恐碍杏麻升降制。(仲景发汗 方中,每加姜、枣,此不用者,以生姜横散解肌,碍麻黄之上升,大枣缓中腻膈,碍杏仁 之下降故耳。其精切又如此。)要知麻桂性辛温,仲景原为风寒制。无论伤寒与中风,卫 实麻黄表虚桂。(麻黄汤治卫实,桂枝汤治表虚,在有汗无汗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 后人妄用治温暑,无怪下咽人即毙。(麻黄、桂枝二方,原为冬月即病之正伤寒而设,后 人误以之治温暑,无怪乎下咽即毙也。)伤寒初病在太阳,头项强痛此经系。(头项强 痛,为太阳经的证。)发热恶寒无汗喘,脉浮而紧麻黄谛。(以上为麻黄汤的证要诀。麻 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治恶寒,甘草和诸药,无一味不紧切,故谓“经方”。)寸关 浮弱(表虚)尺迟微(里虚),误汗亡阳祸不细。   (若浮弱微,非麻、桂温通关节,宣发寒邪不效。虚者,同补气血药服。)冷风哮嗽 还堪济。(冷风哮证,由风寒客于背俞,屡止屡作,用此散寒利肺最效。病哮喘,虽服麻 黄而不作汗也。)《金匮》麻黄加术汤,湿家身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