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略例-元-王好古.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证略例 元 王好古   目录   序   祭神应王文   岐伯阴阳脉例   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   槟榔丸   煮黄丸   瓜蒂散   备急丸   金露丸   枳术丸   海藏老人内伤三阴例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东加吴茱萸生姜汤   吴茱萸汤   伤在少阴   伤在太阳   理中丸   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   理中汤   伊芳尹汤液论例   扁鹊仲景例   仲景阴证论例   吴茱萸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真武汤   小建中汤   理中汤   理中丸   桂枝附子汤   附子汤   术附汤   姜附汤   茯苓四逆汤   易老法霍乱吐泻足阳明总摄六经   霍乱与少阴寒热同候   叔和阴脉例   活人阴脉例   阴毒甘草汤   附子散   正阳散   霹雳散   火焰散   丹砂丸   肉桂散   回阳丹   返阴丹   天雄散   白朮散   许学士阴证例   正元散   元阳丹   退阴散   五胜散   玉女散   运阳散   辨少阴紧脉证   破阴丹   韩祗和温中例   温中汤   橘皮汤   七物理中丸   浓朴丸   白朮汤   二苓汤   灰包熨法   海藏老人阴证例总论   神术汤   神术汤六气加减例   神术加本汤   神术加木香汤   论雾露饮冷同为浊邪   白朮汤   黄汤   调中丸   理中丸   论阴证躁不躁死生二脉   举古人论阴证辨   论元阳中脱有内外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   脐下六穴   论谵言妄语有阴阳   论下血如豚肝   论阴阳二络   论自汗分阴阳   论手足自汗   论四肢振摇   论阴证始终形状杂举例   伤寒发厥有阴阳   论阴证发渴   论阴证咳(一作吃)逆   论阴证发热   论阴证大便秘   论阴脉小便不通   论阴证小便赤   论后出余气而解   论狂言若有所失   论脉次第   用附子法   论阴阳易分热寒   烧散   《活人》鼠粪汤   竹皮汤   青竹茹汤   当归白朮汤   发明仲景活人   妙香丸   海藏治验录   外阳内阴   阳狂   阴狂   阴易   夜服   阴血   鼓击脉   腹痛   跋   序   人生天地间,而阴阳命之气,其受病亦不外乎此。医家言视证察脉,则必本诸阴与 阳,岐以来,诸书可考也。至汉长沙张仲景着《伤寒》一书,其言备矣。其法皆出伊芳尹 《汤液》,如《易》之于数,《春秋》之于法,盖万世不可易者。其论气脉形声,以测人 之脏腑经络之微,亦不过曰:如是为阳,如是为阴,如是为寒,如是为热,如是为有余, 如是为不足,以决人之死生之变于朕兆之前,使夫学人可以按而知之,苟能详辨而勿失, 则思过半矣!然混茫乎疑似之中, 葛乎毫厘之间,自非精思入神冥合造化,则不能也。 是以古者之言医也,皆聪明有道之士,如孙思邈、陶隐居、葛稚川之徒,何如人也。迨夫 叔世末流,多出于粗工庸人间,裒衣峨冠,挟方寸之囊,自命为医工,然试读其书,音读 (音豆)且不知,况能索理于精微之地哉!如赵括之用兵,徒能诵其父之书,旋取覆败之 祸。如又不能诵其书,则其为败,宜如何哉!夫阴阳二证也,寒与温之味,从而用之,亦 二也。其主治嗜好,又有大不同者,甚者各主一偏,互相诋訾。殊不知桂枝、承气之一倒 置,则毙之患立见。异时承平贵为人之为病皆然,热黜阴候不论,岂理也哉!且四方风土 既殊,而人之禀受亦异,而一律按之,其可乎?盖亦求其至当而已矣。呜呼!中古以降, 老寿少而天阏多,岂真不幸与!盖医者心术之偏,其蔽必至于杀人,儒者心术之偏,其蔽 必至于误天下,如宋之王安石是也。偏之为害之烈如此。夫窃尝谓受天地中和之性,得圣 人公恕之学,不以利欲一毫入于其心,而后可以为儒为医矣,天地万物一理也,圣人之道 一中而已《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况医乎!海藏先生王君进之,家世 赵人,早以通经举进士,晚独喜言医,始从东垣李明之,尽传其所学,后乃精研极思轩岐 以来诸家书,驰骋上下数千载间,如指诸掌。予在大梁时,闻其名诸公间籍甚,独以未识 为恨,今年秋来晋州,始得候先生于馆舍,观其气和而凝,志一而定,有道者也。与之 游,甚间暇,日出一编书授予,且谓予曰:伤寒人之大疾也,其候最急,而阴证毒为尤 惨,阳则易辨而易治,阴则难辨而难治。若夫阳证,热深而厥,不为难辨。阴候寒盛,外 热反多,非若四逆,脉沉细欲绝易辨也。至于脉鼓击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