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尤氏喉症指南
咽喉大纲
夫咽喉,左为咽属胃,右为喉属肺,乃一身之总要。通百节之关隘,呼吸出入,所由
从也。经云:一阴一阳结,谓喉痹。痹者,闭也。有风、寒、暑、湿、燥、火、阴虚、实
热之症,尽皆有毒,或相搏相聚,其症不一,变幻不测。经云:圣神功巧,望问闻切,以
此推之,治咽喉者,庶无误矣。喉者,气之关隘,通则利.塞则闭,无问其表本,当急治
之。此风毒之气,客于咽喉,与气血相搏,结肿成毒,如热入心包,烦乱不食,死矣。
咽舌两经
咽有两孔,左咽属胃,纳食之关;右喉属肺,纳气之关。口上 属胃,下 属脾;胃分
属阳,脾分属阴;舌心之中到舌尖属心经,舌之四围,皆属脾经,舌根亦属心经,小舌名
曰蒂丁,属胃;喉之左右属肝经,两耳垂下者亦属肝。舌苔色白者属寒,淡白而紫者风寒
也,黄苔属热,如焦黄者热甚,黑苔热极也,凡舌苔不论焦黄红白黑色,皆宜揩拭之,滑
有津者真热。凡治咽喉,不可纯用寒凉,取效目前,恐上热未除,中寒复起,毒瓦斯乘虚
而入腹,致胸前高肿,上喘下泄,不可救也。
看症凡例
舌下两窍,最要留心,左为华池金津,右为神水玉液。紫筋为舌系,俱连于肾,或用
刀针伤 两窍,津液耗散,断绝不连,舌如干桔瓤矣,无药可救。又小舌蒂丁,伤之亦关
性命,医者当知。
凡看症以箸按舌,其色桃红者,起箸则紫红,此真色,可治;按其色云白,起箸则紫
红色,此血已死,不治;按其口中之舌色渐退,起箸紫黑色徐现,死期在迩,不治。
凡治症先看气血壮盛者,可服凉药。衰弱者忌用寒凉,用则气衰,即难治矣。
喉症初起寒战,即生疼痛,发后身冷,口内不碎,身无别症,二便如常,不可以作火
毒热症。此皆阴气虚寒而发,先以药吹,或以水唤之法灌喉。即便服药,先以发散和解,
继用温补滋阴之味,或二三日后,再发寒热,或加心痛、骨腰胁痛等症,则为难治。
或喉症发时,牙关紧闭,喉舌俱肿,口碎而臭;或舌肿、乳蛾、喉风等症,下午再发
寒热,大小便闭者,即作火毒热症治。用石膏败毒主之。
喉症发时,三日前胸膈不利,脉弦而数,治宜先祛风痰,后解热毒。盖饮酒则伤脾,
怒气则伤肝,色欲则伤肾。湿郁之人,痰火上攻,咽喉干燥,二便如常,治宜补虚降火。
喉症初起口臭者,有痰,头面红肿,此虽极危,独可愈也。
又初起火险痛处不肿,而色如好人,牙关不闭紧者,不治。发时面青带白,神气少
神,喜浴坐底处,罔顾五行者,不治。
舌肿满者,不治。又色如胡桃者,不治。如荔枝色者,不治。初起不能言语者,不
治。
治症秘诀
凡治症,三日前症虽重,尚未成脓,药能消散。若至五六日,成脓穿破后,必腐烂难
愈。烂处多用八味口疳丹,加龙骨珍珠散。凡伤寒之后,患连珠蛾及喉闭者,不治。盖其
颈顶硬强,目睛上视,故不治也。
凡喉症,一二日即发寒热者轻;若初起不发寒热者,至第三日发寒热者重。大小便通
利则易愈,不过浮游火上攻,宜服消风清火解毒之剂。若通二便,则火易泄,病易愈。若
大小便不通,其症必重。若内有寒而外有火,用降火解毒重剂。
若头痛,恐传变伤寒,则难治矣。
凡症势虽凶,发于外者易治。若初起大便闭结,宜用大黄元明粉下之,则自下降而
愈。若至六七日不愈,仍闭结者,用之立死。盖病久胃虚,元气大亏,宜禁用硝黄等味
矣。虽大便闭甚,只宜用蜜煎导法,如牙皂、细辛。
凡喉症无形便红肿者,宜用元丹。
凡妇人喉肿痛者,有因经闭虚火上升而作。痛者,宜服通经药。
凡喉症凶者,面色白亮无光,脉息沉微无力,此系神气外泄亡阳之征,不治。若面色
红肿,脉来洪大有力,其势虽凶,而元气尚存者,治之可效。若肿而不痛,即系死肉,症
难治矣。
凡舌肿胀,满口塞住,不能入药,用姜蚕、牙皂二味,炒研细末,吹鼻中。牙关开而
痰涎出,然后用箸卷丝棉蘸甘草汤,润其喉舌。凡碎处、肿处,吹药要细,须要各处吹
到,不可忽略,因能得药力,其势即减矣。
凡治喉症最要细心,即如喉花,名曰蒂丁。若用刀刺,必须谨慎,切勿可碍,倘或伤
之,即有性命之忧。至于走马疳、虚劳喉癣等症不一,论附于后。
喉痹 肝胃肺三经积热所致,复感时邪而骤发。其形如海棠叶背紫纹,其纹样碎烂,
有小泡生于纹旁,饮食如常,治此症,煎剂须用滋阴降火养肺之药,最利乎清火之品,惟
走马喉痹之症,其症至险,尤宜早治,用膏子药不时含咽;吹用真禁散、珠黄散,加参叶
末吹。
呛食哑喉 此症不红不肿,因伏邪在肺,声哑呛食,六脉迟细,甚属险症,饮食不进
而死。其脉若有根,或可调治。宜先表伏邪,后用健脾峻补。
内外喉痈 喉痈,因过食浓味感热而发,生于喉关,内外皆肿,发热头痛,四五日可
愈。吹用真禁珠黄散,煎用清凉之品。
□舌喉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