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上的战役与拼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琴键上的战役与拼图.doc

琴键上的战役与拼图   一   美国人艾萨科夫(Stuart Isacoff)弹钢琴、作曲、写钢琴音乐史之外,还写了一本小小的奇书:《调律―音乐怎样成为西方文明史的战场》(Temperament: How Music Became a Battleground for the Great Mind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讲的是毕达哥拉斯时代的五度相生律、中庸全音律(meantone)、平均律(well temperament)发展到目前通用的十二平均律(equal temperament)的历程。对历史的欧洲来说,音符是涉及精神层面的大事;事关和谐,调律是根本。它的背后还有社会历史、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庞大和声,牵一发动全身,略微动摇之际,总引来诘问无数。   话说琴键极多、音程跨越极大的乐器,似乎是欧洲特产。无论羽管键琴、管风琴还是钢琴,都需要稳定均一的音程,而它们的音高固定,不随演奏者左右,一切都由调律决定,这是“刚需”。temperament一词,可以指人的“自我调整”,也就是“修身”。在欧洲历史上,调律不仅仅是个方法问题,它跟数字相关,而神为人设计了完美的数字。不幸的是,传统调律却凸显出数字的“无理”,无论你怎么选择,总会有一个恼人的“异端”五度,也就是说,在键盘乐器上按五度相生调律,最后总有多出来的“零头”,如果把它集中到某个五度,那就是“狼音五度”。按艾萨科夫的意思,调律类似日本文化中的盆景,驯化自然中的“不服帖”之物,成就总体上的美景。可是,盆景中偶有一枝旁逸斜出,或可成为点睛之笔,但在调律之中,那么一点点无法回避的狼音就不然了,它无法被遮盖或稀释。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音律的认识和接受一直在坎坷中摇摆。多年来,人们只能局限音乐手段来适应它。   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已经知道声音来自琴弦振动,并发现了弦长和音高的一些关系―当一根弦的长度是另一根的两倍的时候,两根弦声音的混合听上去非常整齐。还有,当弦长比为2/3的时候,声音也十分悦耳,之后他又发现了3/4。这三个关系,对今人来说就是八度、五度和四度,在毕达哥拉斯时代,差不多可以让人确认上帝的精巧设计了―数字比例的背后是声音的和谐,还有比这更让人满足的事实吗?毕达哥拉斯确定了一种调律方式,这就是五度音程为基准的调律,也叫毕达哥拉斯调律(后人的中庸全音律与此相近,其变种也多如牛毛)。粗略地说,这种调律以某个音起始(比如A),向上行五度获得E,再下行四度获得B,不断折返推出所有音符。   然而这个看上去美妙的推算,在不断的实验中败下阵来。比如,从某个音开始往上数纯五度,然后再数五度,延续十二次,就可以回归到同名的音。然而,2的十二次方根是无理数―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成为所有不完美的根源。计算一下第十二次与起始音的长度比例(如果今人用计算器来算,2/3的12次方大约是0.0077537)理应相对起始点是第八个八度(0.0078125),这个微小的差距,在耳朵听来是不可忍受的。即便在毕达哥拉斯那个时代,人们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如果两根弦有一点点差别,声音则不堪入耳。在视觉经验中,颜色略微的偏差并不会让人不适,而听觉―这个完美体现上帝意志的领域,却会失之千里。这个黑暗秘密,聪明如毕达哥拉斯不可能不察觉,也只能为之抱憾。为了让五度圈严丝合缝,他打算在保证八度统一的情况下,每个八度音程之内的一个五度(一般是Gs到Ef)比别的五度宽一些,这样可以合上那个圈。但这个不正确的间隔无疑破坏了五度的本性。幸好,那个时代的音乐并不受此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四度、五度和八度准确就足够了―这也让人们确信,音乐本应如此。   有了不均等的五度,有些调性就不能用,转调也受限制。然而音乐家渐渐还是难以克制地寻求新手段。比如在十七世纪意大利人弗莱斯科波尔迪托卡塔中,已经出现了各种调性。也有人走了别的路子,比如法国数学家、哲学家莫桑(Marin Mersenne,1588-1648)在L Harmonie Universelle (1637)一书中设计了十九个键、二十七个键的八度。   其实,十六世纪以后,三度已经悄悄地被当作和谐音了―甚至,十三世纪的英国,就有了三度和六度的应用。十五世纪,英国作曲家丹斯特普(John Dunstaple)写了充满三度、六度的作品,在当时惊世骇俗。在宗教改革的战乱中,丹斯特普的许多手稿消失了,但之后却在德意志、意大利地区悄悄涌现,而这个时间,也恰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三度渐渐广泛应用的时间重合。所以,人们差不多可以推断,丹斯特普在这里的影响很大,很可能他开启了“三度”的历史,有人把他的新鲜贡献跟诗人乔叟并列。而三度的盛行,让人开始追求“纯净的三度”,调律时以大三度为基准,也就是中庸全音律的一种。这样一来,五度的纯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