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与错置《洛丽塔》中的流亡意识与道德存在探究.pdfVIP

错失与错置《洛丽塔》中的流亡意识与道德存在探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错失与错置《洛丽塔》中的流亡意识与道德存在探究.pdf

2016 年第 3 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 2016 总第 281 期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281 [DOI] 10. 16164/j. cnki. 22-1062/c. 2016. 03. 026 错夫与错置:(出各商塔〉中的流亡意识与道德存在探究 吴中东1 ,宫玉波2 (1.国际关革学院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91; 2.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44) [摘 要]纳博科夫作品中的流亡意识表现在他对时间的感悟。作品中对于语辞的驾轻就熟的幻化表 达将时间进行了艺术再造,并由此来寻求心灵慰藉。与此同时,传统的道德观念在《洛丽塔》中也面临着 巨大挑战.在他的作品中,文学传承的思想消失了,代替它的是小说的真实与审美,由此展现了纳博科夫作 品中跨越道德界限的艺术观。本文将从道德判断和流亡意识两方面为切入点来分析纳博科夫在时间阙限 中的艺术创作。 [关键词]流亡意识:道德判断 [中团分类号] n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6201(2016)03-0153-05 学交汇。更为巧合的是,彼时彼刻,正是文学由 一、军l 言 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时期。就此而言, 《洛丽塔》是纳搏科夫凭借自己对语言的准确把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 20 世纪杰出的小 握,依托于长久以来对人类生存怪桔的思索,所 说家和文体家。他出生于圣彼得堡,在布尔什维 揭示的人心本质的某种纠缠与抗争。 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流亡德国。他有着 法国和俄罗斯文学的丰厚底蕴,在蝴蝶标本制作 二、现实与反现实-一洛丽塔的自我救赎 的旅程中,开始了如同蝶翼般绪丽多变的创作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浩丽塔似乎并不存在, 程。 1955 年 9 月 15 日,((洛丽塔》出版,同时引发 存在的只是亨伯特对初恋的幻想及其衍生出来 了极大的争议。这部作品首先是一部反映美国 的,因为无法离开洛丽塔而产生的执念。要依靠 现代生活的小说,描绘了爱与死的轮回与纠葛, 幻想来存在于现实一定也是纳博科夫本人的存 因恐惧爱情的消逝而陆入的道德沉沦,珍藏于记 在困惑。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作者把故国深 忆中的那份爱情实则是对已逝青春的赞叹与惋 情寄予他乡,寄予一生痴迷的标本采集,寄予时 惜。因此,整部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价值和 空交错中,恍惚瞥见的那个同样孤独的背影,她 意义的错失和错置。 有着 14 岁初见时的那一抹明媚的笑,有着阳光照 与其说纳博科夫是一位语言天才,不如说是 耀下如同蝶翼一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