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在长期照顾中的角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师在长期照顾中的角色.PDF

〔綜論〕 Vol.11 No.3 劉子弘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劉子弘1 何建翰1 張凱評1 黎家銘1,2 陳晶瑩1 摘 要 由於人口急速老化、失能人口激增,台灣的長期照護需求大幅增加。據行 政院推估,2018年全國人口中失能比例與65歲以上人口失能比例將分別上升到 3.26%及 16.04% ,人數分別為773,070人及560,781人。然而台灣的醫療長久以來 偏重於急性照護,缺乏對長期照護的相關準備 。 長期照護乃是多層級的團隊照護,需要跨專業的成員包括醫師( )對個案進 行評估與轉介所需服務。本文將分析現況與探討醫師在長期照護體系中可以扮 演的角色。綜合來說,醫師應當周全地了解病人的疾病進程與失能狀況,診治 未發現、新發生或治療不足的疾病,並透過適當轉介照會,安排其所需的照護 資源 。 本文參酌國外經驗,對我國醫師在長照系統中該如何介入提出建議。醫師 角色會隨不同的長照服務而有所差異,包括:一、在病人進入長照體系時,個 案管理師對其進行評估,並照會醫師,以引導個案接受適當的長照資源;二、 醫師進行居家和社區式長照,須在不同層面照護中扮演持續性的角色;三、醫 師須在機構式長照中扮演整合與管理性角色。在跨專業團隊中,醫師應期許自 己擔負起模式規劃者、團隊協調者、照護創新者,以健全長照服務系統。 (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2016 ;11(3) :143-155 ) 關鍵詞:長期照護、醫師角色 1 2 國立臺灣大學暨醫學院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 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 通訊作者:黎家銘 通訊處:台北市內江街 87 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 電話:(886) 2轉 5305 E-mail: jeremyli2005@ 143 臺灣老誌 醫師在長期照顧中的角色 第 11 卷第 3 期 前言 角色;三、醫師在機構式長照中的整合 與管理性角色。 近年來,長期照顧議題隨著台灣快 速人口老化而受到廣泛的關注:至2016 現況分析 年6月底,我國戶籍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 經占總戶籍人口的12.8% ,逼近「高齡社 傳統上長期照顧多數是由家人親友 會」定義的14% 。基本上,身心失能時間 等非專業照顧者提供,但是隨著人口與 持續達六個月以上或預期將達六個月以 家庭結構變遷、就業與經濟型態改變, 上者都是長期照顧服務的對象,而大部 「照顧」一事從家庭內的責任轉變成為 分需要長期照顧的族群為老年人[1] 。在 社會共同的責任。為因應在地老化的潮 2010 年由行政院衛生署針對5歲以上民 流、減少因機構式照護衍生的高成本、 眾抽樣之「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總 以及利用科技發展提升失能族群的獨居 計完訪約15萬人的調查樣本中,失能的 能力,政府自1990年代就開始推動社區 比例為3.0% ,但是65 歲以上則高達 式服務(如居家護理、餐飲、環境改善 15.4%[2] 。據推估,2018年全國人口中失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