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及人工育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组织培养及人工育种

生物技术在牧草及草坪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何 玮 (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39)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及草坪植物育种工作中的运用为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的建立为基因片段的转移和转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对目前遗传转化中几种较为常见的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同时,也提出了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问题。 关键词: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育种 Advanced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Foragegrass and Turfgrass He Wei (Chongq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Chongqing 400039) Abstact: Adopting modern genetic technology will improve breeding of foragegrass and turfgrass. The tissue culture and a regeneration systen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direct DNA transfer.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foragegrass and turfgrass in recent years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introduced detail the primary methods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grass. At the same time, biological safety issue with transgenic grass should also be evaluated. Key words: tissue cultur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breeding 传统的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基于使用自然变异,如介于生态型之间或之内,或通过有性生殖获得天然变异,但这些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1] 。将现代遗传转化(转基因)技术融合到传统的育种手段中,有助于解决一些常规育种方法难于解决的特殊问题.牧草生物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其植株再生频率低,同时应用前景不及农作物而发展滞后[2]。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生物技术在改良牧草及草坪草品种上具有的潜力。目前可形成再生植株的禾本科牧草和草坪草约有65个种,30多个属,此外对20多个种建立了遗传转化体系[3]。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将遗传转化的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不仅能够拓宽种质资源的范围,而且能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遗传变异体,为牧草及草坪植物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1. 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众所周知,植物组织培养阶段是目前大多数转基因方法所必需的,一个良好的再生体系可以极大地缩短转基因育种年限,提高育种的成功率。由于早期采用了已成熟和分化的组织作外植体,难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使得牧草及草坪草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度较慢。 1.1 外植体的选择 禾本科牧草的组织培养再生相对较难,主要是适用的外植体较单一[4,5]。Dale对一年生黑麦草未成熟胚建立植物再生的方法可谓是禾本科草较为早期的研究[6]。Mcdonnel和Conger,Boyd和Dale用草地早熟禾的成熟种胚作外植体,得到了愈伤组织和再生苗,但分化率很低[7,8]。Van der Valk等曾报道了草地早熟禾成熟胚及幼穗的组织培养结果,认为幼穗是草地早熟禾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好外植体,并利用幼穗愈伤组织建立了悬浮细胞系,分离培养原生质体并得到了白化苗和分化的根[9]。而对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报道也少。朱根发、余毓君用幼穗、胚轴作外植体,研究了早熟禾的组织培养特性,得出了幼穗是最佳外植体的结论[10]。余桂红等的研究表明,高羊茅茎段和花序出愈率和愈伤组织分化率较低,幼穗和未成熟胚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的分化率较高,但取材受到时空的限制,而成熟种子可以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材料[11]。 外植体取材部位不同,其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以及再生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因而,未成熟胚也常用于多年生黑麦草[12](Lolium perenne L.)和狗牙根[13,14](Cynodon dactylon Var.)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叶片基部的切片用于鸭茅[15](Dactylis glomerata L.)、高羊茅[16](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花黑麦草[17](L.muhiflorum Lam.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