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气流东北季风台风北回归线气候分界点气候分界点热带亚热带.PPT

西南气流东北季风台风北回归线气候分界点气候分界点热带亚热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气流东北季风台风北回归线气候分界点气候分界点热带亚热带

Outline 高山生態 -- 將以高山相片說明難得的台灣生態 環境反思 --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環境現況,間接的影響你的健康 我們可以做什麼? 從健康的永續生活談起 * 台灣 自然生態之美 西南氣流 東北季風 颱風 北迴歸線 氣候分界點 氣候分界點 熱帶 亞熱帶 不同的生物世界—蘭嶼 此圖載自於郭城孟老師的圖 2800M 2500M 1500M 玉山圓柏 台灣冷杉 台灣鐵杉 紅檜、扁柏、 高山櫟、二葉松、千金榆 1200M 烏心石、台灣紅榨楓、孟宗竹、 胡桃、栓皮櫟、 饅頭果、霧社櫻、柳杉 樟樹、楓香、榕樹、台灣欒樹、苦楝、苧麻、 構樹、朴樹、青鋼櫟、蘋婆、木棉、馬拉巴栗、 山黃麻、木麻黃、郎榆、血桐、烏桕、合歡、相思樹 熱帶/亞熱帶 亞熱帶/溫帶 溫帶/寒帶 3000M 植物種類:40種 2500M~3000M 植物種類:200種 500M~1800M 植物種類:1700種 1800M~2500M 植物種類:600種 800M 有1300種 台灣的公路缺口 阿朗壹古道 斷層 當地居民有兩派意見 贊成的說: 請給我們經濟出路,我們不要當後花園 因為北迴歸線通過,形成熱帶與溫帶的交界 台灣的土地面積狹小,僅有3萬6千平方公里 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多為沙漠及半沙漠狀態,只有台灣至喜馬拉雅山東部一帶是森林生態系 往北移,熱帶的環境會消失,沒有熱帶雨林 往南移,則沒有針葉林,沒有寒原,也看不到雪 往東偏,使台灣成為一個海洋島,無法成為歐亞大陸冰河期生物的避難所,便不會有冰河孑遺生物 往西偏,則和大陸的交流頻繁而較少演化出特有種的機會 用自身實際的經驗看環境教育的創意發想 高山生態 -- 將以相片說明難得的台灣高山生態 環境反思 --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環境現況,間接的影響你的健康 我們可以做什麼? 從健康的永續生活談起 你如何跟外國人介紹台灣的氣候? 北迴歸線通過造就兩大氣候帶,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剛進到台灣時只能在台灣南部橫行,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氣候暖化所致,近幾年越過北迴歸線, 此藤類會攀上樹上造成樹的陽光搶不到而死亡,無心的引進外來種造成生態的大變化,持續引入外來種讓台灣的生態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 地形起伏造成很多的氣候分界點,新竹下雨時台中可能是大太陽,之間也不過差個70km,一過泰安就完全不一樣的氣候了。 嘉義出產出聯日本專家都說棒的稻米,就是因為北迴歸線通過,造成日夜溫差極大,白天短袖到晚上就要穿羽毛衣了,稻米要在這樣的地方才長的好吃。 釋迦也只有在台東才長的出來,如果說全台都可以長好吃的釋迦,請問價錢會好嗎? 所以在台灣這樣的生態環境才造就多樣的生物形態。 每個高山都可以獨立演化。 鹿野忠雄》一書這麼說:「印尼的峇里島以西的動物中,有亞洲要素的動物呈優勢,而峇里島東側的龍目島以東,新幾內亞要素的動物呈優勢;此分界線向北延伸, 隔開婆羅洲的動物和西里伯斯的動物。後來T. H. Huxley把華萊士所引的動物分布境界線,稱為華萊士(Wallace)線。」由於當時華萊士所到之處未達台灣島及蘭嶼,所以,這條虛擬的華萊士線並未往北延伸,直到鹿野 忠雄的這一發現,讓華萊士線向北延伸到了蘭嶼綠島和台灣之間。簡言之,華萊士線劃過的兩側,即使這兩座島嶼相距不遠,也會存在著差異甚大的生物相。 一萬多年前,前一次的冰河時期氣溫下降約10度,海平面下降130米。 像檜木便是約在一百五十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在適應台灣的環境特色方面,有些往高山上生長,有些滅亡,也有些突變樹種得以適應較低的海拔而存活下來。諸如台灣杉、檜木等,都是冰河時期留存至今的活化石,甚至能以「台灣」為屬名! 北迴歸線一帶是生物避難所,於是眾多的生物都跑來避難,但是一旦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這些生物就回不去了,所以只好到台灣高山。 樹木如何走路? 這樣的台灣 往東偏一點會怎樣?跟歐亞大陸聯在一起,冰河消退動植物便回到北方。 往西偏一點會怎樣?冰河時期時因為海洋隔絕動植物們過不來。像山椒魚、櫻花鉤吻鮭就看不到了! 往北偏一點會怎樣?就沒有四季如春的恒春了,沒有熱帶氣候。像是板根、纏勒現象就看不到了。 往南偏一點會怎樣?在低海拔地區看不到針葉林。像菲律賓就沒有北方針葉林。 越多樣性的地形、氣候才會造就多樣性的生態環境,所以說環境的保持是最重要的,而非只是物種的保持。 這是我跟著清大生科所的櫻花勾吻鮭普查工作去數魚,跟魚共游的經驗, 10~15度的低溫我們要穿防寒衣下水數魚。 我們有多少機會去一條乾淨的溪流,浸泡在一個天然乾淨的溪水中。 期待大家以後用這樣的方式親近溪水。 * * * 因為北迴歸線通過,形成熱帶與溫帶的交界 台灣的土地面積狹小,僅有3萬6千平方公里 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多為沙漠及半沙漠狀態,只有台灣至喜馬拉雅山東部一帶是森林生態系 往北移,熱帶的環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