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排除法则与毒树果实理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据排除法则与毒树果实理论

3-196 刑事訴訟法(Ⅱ) 第七節 證據排除法則與毒樹果實理論 一、概說 本書(Ⅰ)中已經略對證據排除法則加以敘述,請參閱本書(Ⅰ)前文 之論述。在看完證據這個章節之後,為了讓各位對於證據排除法則與毒樹 果實理論之內容能有整體的概念,於本節中乃針對此一部分,再予敘述。 證據排除法則之概念可以下圖簡要表示之: 證據排除法則 證據排除法則之理論基礎 美國之證據排除法則與 日本之相對排除理論 德國之證據禁止理論與 我國之理 毒樹果實理論 證據禁止之放射效力 論位置? 非供述證據之取得 第一次性證據(原 供述證據之取得 始證據之取得) 違法搜索 違法勘驗 第一次性 、扣押所 所取得之 證據:取 被告之 證人之 取得之證 證規範之 供述 供述 證據 據 違反 偵查機關 私人取證 告知義務之 訊問規範:夜 拒絕證 違反:緘默 間訊問禁止、 任意性 任意性 之行為 之行為 權、辯護權 解送期間之訊 自白 言權之 法則 、罪名告知 問禁止 告知 第二次性證據之取得(衍生性 是否適用於再 證據)→毒樹果實理論之適用 衍生之證據? 原則:應予排除 毒樹果實之四個例外 (但學說有爭議) 法則 關於各國之立法與學說,請參照本書(Ⅰ)前文之論述,於此不再贅 述。但請注意,概念上美國之證據排除法則係針對違法搜索扣押(美國憲 法增修條款 §4 )所生,而逐漸擴張至緘默權與辯護權侵害所取得之供述 第四編 第五章 證 據 3-197 證據(自白)(憲法增修條款 §5 、§6 ),而所謂毒樹果實理論則在供述 證據與非供述證據方面均有適用。德國的證據禁止理論,則對於取證(供 述與非供述)之規範違反之情形加以適用,並禁止其證據之使用(證據使 用禁止),並以證據使用禁止之放射(延伸)效力,取得與美國之毒樹果 實理論類似之效果。 關於美國與德國之證據排除理論之基本差異,可以參考本書第五章、 第三節證據法諸原則五之敘述。以下僅對於證據排除理論之基礎概念加以 敘述,並整理我國證據排除法則的現況,而本節會將重點放在毒樹果實理 論之適用上。 二、我國證據排除法則之整理 茲將我國之證據排除法則整理如下表: 證據排除之類型 學 說 法律規定 第一次性證據(原始證據)→偵查機關之取證行為部分 非供述證據 多數學者採取相對排除之觀點,而認 §131Ⅳ針對緊急搜索 為應權衡以下幾個因素: 之情形:「第一項、第 程序違反之程度(包括逸脫的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