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這一本總集,記錄了先民的生活,忠實的呈現出當時人民的生活方式、觀念與民間習俗。它是先秦時代的文學作品,距今三千年之久。
詩經之來源貴族作詩周朝貴族為了祭祀鬼神或歌功頌德而作詩,再交給樂官加工。樂官搜集樂官為了向貴族服務和盡自己職份,搜集民間和出自士大夫之手的詩歌。諸侯獻詩諸侯為了尊重周王朝,會派人獻詩,而周天子亦會對諸侯賜樂,諸侯間也會交換音樂。宗廟頌歌民族史詩戰事詩宴會詩田獵詩政治諷刺詩人民困苦生活人民勞動生活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共收詩歌三百零五首,大約是西周初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間的作品。作品被分為風、雅、頌,是為「詩之體」,是詩樂調的分類。「賦」、「比」、「興」是為「詩之用」,是指寫作技巧。「賦」是直接抒寫、鋪敘,直陳其事﹔「比」是比喻﹔「興」是託物起興。風是民間歌謠,採自十五個諸侯國,又稱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十五國分別為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幽。雅是周室王畿的樂歌。雅分大雅(共三十一篇)、小雅(共七十四篇),用於朝廷、貴族飲宴時的詩歌樂章。頌乃宗廟祭祀的詩篇,共四十篇,有周頌、商頌、魯頌,用以在祭祀時讚美祖先功德。
葛今名葛藤(出現在周南葛覃)
葛,籐類,自古就是著名的纖維植物,供製作葛布(夏衣),嫩葉有時可以做菜,食用有解酒的功用。葛藤長可達十幾公尺,常纏繞在樹上或其他植物上。後世因此常用,「葛藤」比喻事情糾纏不清,或形容人囉唆不知節制。
桃(出現在周南桃夭)
這首詩用來祝賀女子出嫁。
「桃之夭夭」所表現的是初春時分,桃樹初生枝條隨風搖曳的樣子。它生動鮮明的形象,點明婚禮舉行的時令。那豔麗盛開的桃花,那隨風搖曳的桃枝,不是可以使人聯想到新娘姿容的秀麗和身材的窈窕嗎?這也是祝福未來多子多孫、家族興旺的徵兆。
桃花鮮紅艷麗,在詩經以至漢唐時代都是廣為稱頌的植物,紅樓夢中黛玉所葬之花,就是桃花。至於桃木,則是民間的避邪之物。但至宋代以後,其形象開始改變,甚至有妖客之稱;明朝時更是被用以比喻娼妓,在文人及一般人眼中,桃花變成了負面字辭。
芣苢今名車前草(出現在周南芣苢)
芣苢,車前草。車前草性喜陽光,常成群生長在牛馬跡中,故謂之「車前」或「牛遺」,在路上或路旁的開闊處也經常可見,因此又名「當道」。車前草可治婦人難產,長久以來為藥用植物。此外,古人也採其嫩葉及幼苗充作蔬菜,是極普遍的救荒本草
楚今名黃荊(出現在周南漢廣)
楚,落葉灌木。
「翹翹」者,即叢木中最高的一棵;「錯薪」指灌木叢。這句話是說:「一棵高樹生長在雜叢中,砍柴就要砍這一棵好樹。」在當時,這句話就等於「砍柴要砍好柴木,娶妻要娶好姑娘。」
古時以黃荊的枝條供刑杖之用,楚就是黃荊,自古以來被視為刑罰的象徵,廉頗負荊請罪之荊就是黃荊。舊時貧婦以黃荊枝條製成髮釵稱為「荊釵」,因此自古以來謙稱妻子為「拙荊」。黃荊在向陽的乾燥地區分布相當普遍,常作為材薪使用。
梅(出現在召南摽有梅)
這是一首情歌,歌者是一位少女。她徜徉在梅樹旁邊,面對著日益變得稀少的梅子,感覺到時光的流逝。
梅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有三千多年,果實在古代時供作調味品(醋)。詩經各篇所言之梅,大抵以收成果實為主。觀賞梅花的風氣始於漢代,但梅花的地位至宋才確立。自古文人墨客對於梅花或詠之以詩或形之於畫,花格非常高。
蕨(出現在召南草蟲)
蕨,羊齒類植物,葉嫩可食。它是開闊溼地及林緣常見的植物,也是森林伐採後首先大量出現的一種植物,其根狀莖富含澱粉,俗稱「蕨粉」,可供食用。蕨葉未展開時之嫩葉,葉柄均可入菜,有「山珍之王」的盛譽,自古即供作蔬菜,為詩經時代最受歡迎的一種野菜。
白茅(出現在召南野有死麕)
白茅,多年生草,高一、二尺,夜細長而尖,春時先葉開花,簇生莖頂,有白毛密生,長二吋許。
白茅在古代是潔白、柔順的象徵,祭祀時常用來墊扥或包裹祭品。白茅其芽現稱為「茅針」,白嫩可食,鄉間小孩常挖取生食之。葉不易腐爛,古人常取用為搭蓋屋頂的材料。
蓬今名飛蓬(出現在召南騶虞)
蓬,葉似柳,有鋸齒。它的枝葉散生,強風一吹常連根拔起,植珠在地面上翻滾旋轉隨風飛舞,所以稱為飛蓬。
荼今名苦菜(出現在召南谷風)
荼,苦菜。薺,甜菜。
苦菜為著名的救荒本草,自古即供作蔬菜,田野及水澤中均可生長,經霜後的植珠甜脆而美。苦菜也是調味料的一種,醃肉時用苦菜包裹可去除腥味。
榛、苓今名甘草(出現在召南簡兮)
榛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果樹及用材數種。榛子味似栗,含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風味佳且營養豐富,並可用以榨油。其木才緻密,可製作各種器具,且其枝莖可以為燭。
苓就是現今的甘草,多產於乾燥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山西民眾常摘採甘草嫩芽和麵蒸食,其粗大的地下莖,有特殊的乾味,為中藥有名之緩和劑。台灣的檳榔攤多以甘草片加在檳榔中招攬顧客。
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