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逐课精练必修5
语文:鲁人版必修五第一单元逐课精练《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百舸(ɡě) 橘(jú)子洲 遒劲(qiú)
B.峥嵘(zhēnɡ) 携(xié) 遏(è)制
C.漫江(màn) 寥(liào)廊 挥斥(chì)
D.惆怅(chànɡ) 稠(chóu)密 辟谣(pì)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
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
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C.上阕一个“看”字引领了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的各种景色。
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
4.默写句子。
①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词中“年年柳色”一句,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
C.毛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一“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一“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2.对两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提到过人物姓名,所以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李词所交待的是秋季,毛词所交待的是冬季。
C.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两词均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二)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 雪
1936年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试比较两首词在写作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所抒发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C
2.D
3.D
4.略
诗词阅读
(一)
1.A
2.C
(二)
3.①写美景,抒豪情。上半阕都以写景为主,即景抒情,下半阕以叙事议论为主,抒发豪情壮志。
②运用对比手法,使描绘的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同学八年聚会策划书.doc
- 高中名句默写(14篇).ppt
- 高中历史课件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ppt
- 高中名篇名句理解型默写(14篇).ppt
- 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之形象应用.ppt
-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ppt.ppt
- 高中四十篇名句精选.ppt
- 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区位因素分析.ppt
-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中亚》.ppt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最新】.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精练】.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必刷】附答案详解.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练习试题【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完整版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