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逐课精练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逐课精练必修5

语文:鲁人版必修五第一单元逐课精练《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百舸(ɡě) 橘(jú)子洲 遒劲(qiú) B.峥嵘(zhēnɡ) 携(xié) 遏(è)制 C.漫江(màn) 寥(liào)廊 挥斥(chì) D.惆怅(chànɡ) 稠(chóu)密 辟谣(pì)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 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 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C.上阕一个“看”字引领了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的各种景色。 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 4.默写句子。 ①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词中“年年柳色”一句,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 C.毛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一“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一“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2.对两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提到过人物姓名,所以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李词所交待的是秋季,毛词所交待的是冬季。 C.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两词均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二)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 雪 1936年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试比较两首词在写作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所抒发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C 2.D 3.D 4.略 诗词阅读 (一) 1.A 2.C (二) 3.①写美景,抒豪情。上半阕都以写景为主,即景抒情,下半阕以叙事议论为主,抒发豪情壮志。 ②运用对比手法,使描绘的形象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