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离骚》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情感并分析这种心理状态产生的 原因,把握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赏析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一、检查背诵,落实默写。 根据语境,默写并翻译语句。 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1.速读课文,找出第1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状态的词,并分析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 2.因为“惠纕”“揽茝”遭嫉,被贬,反映出怎样的现实? 3.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 请读第二段,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词以及所领起的内容。 1、上文是“九死未悔”,这里是“悔相道之不察”。“不悔”与“悔”是否矛盾呢? 2、诵读全文,饱含感情地读出作者理想破灭后的那种痛楚与苦闷,读出彷徨、自省后的追求美政、美德而就九死不悔的精神。 3、理解并背诵全文。 合作探究: 1、一首诗是一个心灵活的雕塑,那么,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2、作者主要通过那种艺术手段为我们塑造了这一“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 概括出手法,引文中诗句加以说明。 明确: 《诗经》中的比兴比较简单,分量很小;《离骚》中的比兴内容复杂,对象众多,分量较重。 《诗经》中比兴的位置也比较固定;《离骚》比兴在全文中的位置随处可见。 《离骚》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表现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色彩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从而具有了浪漫主义特色。 作文材料和要求: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吊屈原赋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5、“移情”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必修3unit 4 reading.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ppt
-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典型主观题解题规律.ppt
- 高中学生人物介绍参考书目2015版人物开篇.ppt
-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第四课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ppt
-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总复习.ppt
- 高中政治 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九课一二.ppt
- 高中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ppt
- 高中地理_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ppt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彩蛋押题及答案详解(最新).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彩蛋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彩蛋押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彩蛋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彩蛋押题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建筑室内装修设计BIM协同中的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综合练习(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综合练习(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汽车技师职业鉴定考试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