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4 颗粒的合成制备.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颗粒的合成制备 气相合成制备 固相合成制备 液相合成制备 4.1 颗粒的气相合成 2. 气相合成粉体的基本原理 在任何合成粉体的工艺中,粉粒的形成过程都包括成核和长大两个阶 段。 气相合成中粉粒的成核、长大过程: (1)成核:气相制粉,必须均匀成核。 热力学:任何一个过程只有在其结果是使系统自由能降低时才能自 发进行。体系总自由能变量应为 ΔG = ΔGv+Sr =- 4/3πr3Δgv + 4πr2σ = 4πr2σ–4/3 πr3ρmRT ln (S) 式中,Δgv为相变前后两相单位体积自由能之差,σ为凝聚相的比表面 能。 由上式可知,决定ΔG大小的是凝聚相物质的过饱和度和温度。 在液相化学反应中,新物相的形成必须经过成核与生长二个过程。利用化学反应热力学可推导出稳定核的生成速率: 式中: k0 -常数,D -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扩散系数,Ga -反应活化能, kT 分别为Boltzman常数和绝对温度 形成一种新物相的稳定核,必须有适当的温度,以提供必要的能量克服成核活化能,同时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反应物质的浓度可有效地控制成核速率。 反应物的生长速率随反应机理不同而变,一般讲来可表示如下: 式中: kg -常数,V - 生成物原子的体积,Gr -反应自由能,Gg -生长活化能。 为了得到均匀而超细的生成物颗粒,需将成核与生长二个过程分开,先使成核速率尽可能大,生长速率尽可能接近零。由于物质守恒,成核量越大,最后均匀形成的颗粒就越小。 在生长过程中还必须避免颗粒之间互相合并或烧结,以免形成大块固体。 由于超细粉体的颗粒细小,具有极大的比表面,从热力学原理可知,这种粉体具有降低其比表面的趋向,即细小颗粒容易互相粘连合并,亦即容易形成团聚体。 超细粉体中的颗粒一旦形成了团聚体,其超细的特点就会消失。 因此用液相方法合成超细粉体时,应该特别注意如何避免形成团聚体,如果团聚不可避免,则应设法控制团聚过程,以减轻团聚的程度或减小团聚体的强度,使其在其后的工艺处理中容易被破坏。 (1) 沉淀法 沉淀法制备颗粒的基本过程是在溶液中添加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或者目标产物的前躯体,该前躯体经过热分解最终得到目标产物。 沉淀法合成颗粒的过程,一般包括成核、生长、凝并和团聚等步骤。 沉淀反应具有以下特征: (1)沉淀反应的产物一般都是在较高过饱和状态的条件下,形成的难以溶解的物质; (2)在上述条件下,成核过程是整个沉淀反应的关键步骤; (3)熟化和团聚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颗粒的尺寸和形貌。 (4)由化学反应导致的过饱和状态是诱导沉淀反应的必要条件。 因此,任何影响混合的过程的因素,例如反应物添加的快慢以及搅拌速率,都会对颗粒的尺寸,形貌以及颗粒的粒径分布产生影响。大部分金属和金属氧化物颗粒都可以用沉淀法制备。 13 30-70 RAFT polymers Trisodium citrate HAuCl4 Au 12 2-10 S3MP Trisodium citrate HAuCl4 Au 11 1.5 TDPC Potassium bitartrate H2PtCl6 Pt 10 ~15 CTAB, SDS, Triton X-100 hydrazine AgNO3 Ag 9 3~5 TADDD NaBH4 AgNO3 Ag 8 15-26 Daxad 19 Ascorbic acid AgNO3 Ag 6 ~35 SDS N2H4.H2O CuSO4 Cu 6 (10-20)*(200-300) rods None N2H4.H2O+NaOH Ni(OAc)2 Ni 7 10-30 CTAB N2H4.H2O+NaOH NiCl2 Ni 6 ~20 none N2H4.H2O Co(OAc)2 Co ref avg diam (nm) stabilizer reducing agent start material metal 水溶液中制备纳米金属颗粒 (a)合成的Au纳米颗粒 (b)添加含有P2的RAFT的Au纳米颗粒 (c)在氯仿中的聚合物稳定的Au纳米颗粒 (d)聚合物稳定的Au纳米颗粒的TEM照片 2AuCl4-(aq) + 3H2(g) = 2Au(s) + 6H+(aq) + 8Cl- (aq) 32 10-80 Annealed 350℃ PVA NaOH SbCl3 Sb2O3 31 11-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