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语言复习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 查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寻找诗眼的方法 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情感的字往往是诗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愁 悲 怨 闲 愁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 思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在人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梨花风动玉阑春,春色沉沉锁建章” ——武衍《宫词》 看 蒸 撼 锁 直 圆 瘦 生 锁 抓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字词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 ——张先《天仙子》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崔道融《溪上遇雨》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咽 冷 闹 弄 衔 笑 近 抓具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满庭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王勃《郊兴》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 绿 老 肥 悦 空 明 进 红了 绿了 抓富有表现力的数词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祁《木兰花》 已 空 先 自 空 又 一枝 一枝 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 【提问方式】 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你的看法呢? 【步骤分析】 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明态度、不含糊 析手法、明感情 品特点、比优劣 典例精析 端 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敌”字更好。(步骤一)“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步骤二) “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步骤三) 典例精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全唐诗》收录此诗时,第四句中的“落”字做“在”字。你认为是用“落”字好,还是“在”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落”字更好,(步骤一)用“落”字,不仅将抽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