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法律知识讲座20160712.pdf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秘密法律知识讲座20160712

商业秘密法律知识与风险防范 常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沈世娟 法学副教授 律师 专利代理人 1 美诉我商业秘密侵权案年增10% /stock/n/2012/1129/c2229 42html 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介绍,专利法律竞争只是企业间法 律竞争的“明战”,相比之下,美方针对我国企业的商业秘密 “暗战”更加致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 秘密侵权和经济间谍案件每年增加约10%,远远超过专利案件 的增长速度。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近期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 密侵权指控有越演越烈趋势。今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就 美国超导公司向中国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起 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举行听证会,指控华锐风电窃取超导公 司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 2 美国监听欧盟或为窥探商业机密 /rollnews/news/live/2013- 10/30/contenthtm  欧盟司法专员薇薇安芮丁表示,NSA对盟友的监视与反恐 无关,而是有可能为美国企业牟利。文章援引CBS报道称:欧 洲议员们指责美国对金融交易的监探,芮丁质疑道,美国是 不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来寻求经济优势?  “搜集信息是为了什么?监听各国政要是为了什么?” 芮丁问道,“监听无辜的欧洲平民又是为了什么?这都与反 恐无关。也许,就是为了窥探商业机密。”  这还不是最激烈的指责,前任CIA职员罗伯特贝尔写过一 本书,通过其亲身经历,讲述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克林 顿执政期间,是如何想方设法寻求美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利益 的。“当然,从历史来看,美国政府有着为企业利益频频出 手的悠久传统。”文章称。 3  2013年10月29日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焦丽莎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以下简称“ITC”)近日 对中国联想等7家企业生产的光驱产品发起 “337 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 权。  美国“337调查”最早得名于 《1930年美国 关税法》第337条款。根据该条款,ITC有权调查 有关专利和注册商标侵权的申诉,此外也开展涉 及盗用商业机密、商品包装侵权、仿制和虚假广 告等内容的调查。“337调查”不仅监督国际贸 易,也管控美国国内的州际贸易,因此执法对象 不仅是外国企业,也涉及美国本土企业。 4  涉及商业秘密的主要立法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  《劳动合同法》第23条、24条  《合同法》第43条  《刑法》第219条 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9) 5  outline  第一章 商业秘密基础知识  第二章 商业秘密管理  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泄密  第四章 商业秘密的侵权认定  第五章 侵犯商业秘密承担的法律责任 6 第一章 商业秘密基础知识  一、商业秘密特征  二、商业秘密构成要件  三、商业秘密客体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