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学与思》大学课外阅读.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现 象学 ”和“人文科 学 ” “人 ”在 斗争 中 西方 哲 学 的最初 形态 被 亚 里 士 多德 称 作 “自然哲学 ”,就是泰利斯、阿那 克西曼德等人 的 学说,到苏格拉底才把那 “认识你 自己” (知己) 作为哲学的原则来思考,他思考的结果,是把这 个“自己’,理解为一个普遍 的、抽象的、概念 的原 则,这就是他和柏拉图的理念论。那么,实实在 在 的“人 ”在 哪里 ?有 血、有 肉、有 思想、有 情感 的 “人 ”在 哪里 ?就 古代 来 说 ,在 宗 教 里;或 者还 可 以说,在艺术里。西方的由希伯来人为源泉的犹 太一基督教精神里以 “人”为核心,有 自己一套 思路 。“上帝 ”是“人 ”的“升华 ”,“他 ”不是 一个概 念 ,不是抽 象 的,而 是具体 的、人格 的。“上帝 ”必 定是一个很特殊 的“人 ”。而在古代希腊世 界,当 哲 人们 在 讨 论“自然 ”、“心 灵 ”、“辩 证 术 ”时 ,诗 人们却在体验并表现着 “人”的自身的自由和历 史 的命运 问题 。 以批判 中世纪神学为 己任 的近代哲学家要 把那个 “人”从宗教中解脱出来,成为哲学思想 第 2 页 无尽的学与思 中的一个环节 或者是核心环节,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成果。所以 福柯说 ,尽管人们说 了一千多年 的“人 ”的问题 ,但作为一个实实在 在 实体性“人 ”的“问题 ”的提 出,不足两个世 纪 。这话就哲学来说 , 自然有些道理 ,因为在宗教里 ,“人 ”“升华 ”成 的“上帝 ”是信仰、崇 敬、爱的对象,不是一个理智性的问题。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 ,至今西方哲学 尚未能完全 绕开“我思故我在 ”这一命题 。“我思故我在 ”应完整地来理解 ,不是 纯粹 的“我 思 ”,“思 ”是“在 ”的逻辑条件 ,是“在 ”的保证 ,笛卡尔 的 着 眼点不仅在“思 ”,而且在“在 ”,这一点是和康德不 同的。康德不 赞成 以“思 ”论“在 ”,把“思 ”和“在 ”分开来说 ,“在 ”成 了“物 自身 ”, “我思”也就成 了抽象 的、空洞 的“先天原则 ”。所 以那个实实在在 的 “人 ”的“问题 ”使康德很 困惑 ,他在“能够 ”、“应该 ”、“希望 ”之后 ,提 出一个“什么是 ‘人’”的问题,而这个 问题在康德思想中不可解;不 过在 《判断力批判》中我们看到这个 问题 的展开。“美 ”和“目的”使 “我 自体 ”和“物 自体 ”成为人们生活 的“世界 ”。我感到,一切称得上 “现象学 ”的学说,都不能忽视康德 的 《判断力批判》。在“美 ”和“目 的”世 界 中,“本体 ”和“现 象 ”(表 象 )的坚硬对立 消解 了,“人 ”不是 抽象的先天原则的化身,也不是抽象的道德命令的化身,而是有喜 怒哀 乐 的生活在世 界上 的“活人 ”。“美 ”和“目的”就是现代现 象学 所说 的“意义 ”。 “意义 ”不是“概念 ”,也不是“感觉 ”,而是世 界 向人显现 出来 的 那个“样子 ” , ,等 )。在 这 个 理 解 下 ,“意 义 ”也 不 是 一 般的价值,不仅仅是实用的或道德的关系,因为实用侧重于感觉, 道德侧重于概念 ,“应该 ”也是一种“概念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