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湾拱坝拱座稳定及工程处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电2006 国际研讨会 小湾拱坝拱座稳定与工程处理 王国进 刘东勇 陈宗荣 陈光明 何瑞良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昆明市人民东路115 号,650051,gjwang@126.com 摘要:拱座稳定条件对高拱坝的安全至关重要。小湾水电站拱坝坝前水头高、总水推力巨大, 两岸拱座抗力岩体范围分布有距坝较近的横河向断层和顺河向为主的蚀变带等地质缺陷,力 学指标低、水理性质差,有必要进行工程处理;枢纽布置、坝线选择以及拱坝体型优化均在 确保拱座岩体质量和拱端嵌深的前提下进行。勘测设计科研围绕坝基及拱座的稳定性及其加 固措施开展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与模型试验,由平面到空间、自密集结构面概化到各向异性模 拟,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拱座岩体的稳定条件及其超载安全度。针对近横河向与顺河向拱座 地质缺陷对拱座变形稳定的“屏蔽效应”与“胡同效应”不利影响,在基本排水手段前提下,经 充分研究最终采用了地下洞井塞置换与高压固结灌浆相结合以增强整体性、辅以坡面保护和 坝后锚固以增强侧向约束的综合处置措施。特别基于提高地下置换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对于拱座核心抗力岩体内存在的地质缺陷按照跟踪置换的信息化理 念进行处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复杂拱座;屏蔽效应;胡同效应;综合处置;跟踪置换 1 工程概况 5 小湾水电站坝前水头高近300m,拱坝上游面承载面积巨大,总水推力约1660×10 kN , 其拱座受力量级系当今中国之最,两岸拱座抗力岩体的变形稳定和抗滑稳定成为确保拱坝安 全的关键。 在坝肩抗力岩体范围内及沿建基面分布有以Ⅲ级断层F 和蚀变带E 、E 、E 、E 、E 11 1 4 5 8 9 为代表的主要地质缺陷,力学指标低、水理性质差,加上部分性状不良的Ⅳ级结构面及近坝 部位节理密集带的存在,使小湾拱坝的拱座工作条件十分复杂。 在枢纽布置、坝线选择以及拱坝体形优化过程中,对于这些重要地质缺陷均给予了高度 重视和充分考虑,力图在确保拱坝建基条件和拱座岩体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主要受力区域避 开和减免这些不良地质体的影响;由于受到上游侧距离较近的Ⅱ级断层F7 的客观限制以及下 游侧沟梁相间地貌和深卸荷岩体的制约,拱端荷载传递无法全面避开不良地质体的影响。 有鉴于此,拱坝体型尽量增大推力角度向两岸纵深传递,拱端布置采取了半径向开挖方 式并尽量将断层、蚀变带等的影响局限在受力相对较小的中上部高程部位,同时为避开左岸 卸荷岩体的影响而在左拱端上部设置了推力墩使拱端受力向纵深方向的完整岩体传递。这些 手段的应用,在有限的布置空间内基本确保了拱端受力较大的部位置于相对完好岩体并拉大 了与主要断层和蚀变带的距离,但与小湾拱坝规模相匹配的最大压应力尚高达10MPa,在扩 散或传递到达相应不良地质体部位时仍具有相当程度的高应力水平,给拱座的变形稳定和抗 43 水电2006 国际研讨会 滑稳定条件带来不利影响。为满足高拱坝工作条件要求,有必要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工 程措施进行处理。 2 拱座地质条件 两岸坝肩浅表部岩体卸荷、剪切裂隙发育,左坝肩4 号山梁高程1080m 以上卸荷带底界 最大水平深度为 100m~160m,右坝肩3 号山梁卸荷带底界最大水平深度约为85m。剪切裂 隙主要沿近SN 向顺坡构造节理发育,卸荷拉张裂隙沿与岸坡走向近似平行的近SN 向陡倾节 理发育。 坝肩和坝基部位近SN 向分布的E 、E 、E 、E 、E 等蚀变带性状差异大,其在宏观上 4 5 1 9 8 延伸具条带性,微观上具不规则性,宽窄变化大;且随蚀变程度的不同,带内岩体的物理力 学指标相差较大。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