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中的全局优化技术(经典至极)分析.docx

图像处理中的全局优化技术(经典至极)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像处理中的全局优化技术(经典至极)分析

图像处理中的全局优化技术(Glob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一)2013-05-29 14:26?1659人阅读?评论(1)?收藏?举报算法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imagevisionMulinB按:最近打算好好学习一下几种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常用的 global optimization (或 energy minimization) 方法,这里总结一下学习心得。分为以下几篇:1. Discrete Optimization: Graph Cuts and Belief Propagation (本篇)2. Quadratic Optimization : Poisson Equation and Laplacian Matrix3. Variational Methods for Optical Flow Estimation4.?TODO: Likelihood Maximization?(e.g., Blind Deconvolution)1. Discrete Optimization: Graph Cuts and Belief Propagation很多图像处理和视觉的问题可以看成是pixel-labeling问题,用energy minimization framework可以formulate成以下能量方程:其中第一项叫data term (或叫unary term),是将label l_p赋给像素p时的cost,第二项叫smoothness term (或叫pairwise term),是每两个相邻pixel的labeling不同时产生的cost (w_pq是spatial varying weight,比如跟p和q的difference相关)。传统的smoothness term一般只考虑两两(pairwise)相邻的pixel,最近几年的CVPR和ICCV上开始出现很多higher-order MRF的研究,比如这位大牛的paper,这是题外话。这种energy minimization framework其实从概率的角度看,等价于求Markov Random Field (MRF) 的maximum a posteriori (MAP) 概率。求解这类energy minimization的方法,最流行的有两个,Graph Cuts和Belief Propagation。1.1 Graph Cuts刚开始学习Graph Cuts时,不知道到底这方法是从哪篇paper最早提出来的,因为在后来的paper里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指向好几个来源,这里先大致梳理一下参考文献。一般认为,将Graph Cuts引入图像处理领域的先驱paper是Greig等人1989年发表的[1],不过貌似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真正使Graph Cuts在图像领域风靡起来的是两个俄罗斯人(貌似是在Cornell做出的成果),Yuri Boykov和Vladimir Kolmogorov,以及他们的导师Ramin Zabih。首先引起大家注意的是Boykov在ICCV 2001上的使用Graph Cuts解决Interactive Image Segmentation的paper[2],以及这篇paper提到的一个max-flow算法[3]?(该max-flow算法最早是发在2001年的一个CVPR Workshop上,后来扩展到TPAMI [3])。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篇paper里的Graph Cuts算法,只是针对只有两个label (待求变量是binary variable)的情况。而Boykov的2001 TPAMI paper[4]提出使用alpha expansion技术将多个label的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binary label问题去逼近,这使得Graph Cuts算法开始风靡起来。后来Kolmogorov的2004 TPAMI paper[5]?进一步讨论了什么样的能量方程可以被Graph Cuts优化,并给出了一个简单清晰的根据能量方程构造相应graph的算法,该算法基本成为被大家广泛使用的Graph Cuts算法。Boykov和Kolmogorov的代码可以从这里找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Graph Cuts算法,先从binary label开始(见参考文献[2] [3])。顾名思义,Graph Cuts是将图像中的所有pixel以及两个label作为node,根据data cost和smoothness cost建立node之间的edge,这样构造一个(无向)graph,然后通过cut算法将整个graph切成两个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