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健—防癌、高血压、颈椎保健
保健篇;目录;癌症及防癌(人类第一杀手);国际防癌专家如此说:
80%的癌症来自人类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和吃的食物。
癌症中35%与饮食有关;30%与吸烟有关;10%与感染有关;
饮酒、污染等也是重要因素;(欧洲饮酒占男人癌症的10%,女人为3%);癌从口入型:喜吃烤肉、发霉的食物,咸熏制品,油炸食物等高含黄曲霉素(肝癌)、苯并芘、亚硝酸盐(食管癌、鼻咽癌、胃癌、肺癌)食物的人;大鱼大肉、少吃粗粮和纤维素、吃得太多等的人;(火锅、串串香、开水、老油、卤水老料在反复烧煮过程中都会产生亚硝酸盐) ;抽烟、喝酒型:每抽一支烟少活5分半钟;30%的癌症与吸烟有关;抽烟易致肺癌、膀胱癌、口腔癌、喉癌等。喝酒易致食道癌、胃癌、肝癌等;;不开心型:古罗马人说“抑郁容易致癌”;固执、急性子容易患食道癌;自我压抑、生闷气、不善表达者易患乳腺癌和中年胃癌;
被污染型:污染空气易致肺癌等。污染水源易致消化道癌等;污染装修(甲醛、氡)易致白血病和肺癌。;多吃黄绿色食物;多吃生蒜(尤其防胃癌);
坚持每天走路一小时(尤其防肠癌,出汗排铅、锶等);
晒15分钟太阳(吸收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
;
睡够7小时,中午一点打个小盹(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少吃些糖(会供给癌细胞疯长);
一年或身体不舒服时体检;
中科院院士提醒:补药、扶正中药都没有抗癌作用;营养品不能防癌;;日常保健——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取决于:遗传
其次: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检:每年都应该做常规体检;身体不适更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我国有近2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有接近250万人因高血压过早死亡!!
35岁以后:每隔半年最好监测一下血压。
在保证睡眠充足的情况下,到药店或社区门诊量一量血压。量血压之前需休息5分钟以上,放松心情,最好量左手,测量时手臂与心脏在同一高度。紧的衣袖应脱掉。
如血压高,隔6小时再重复量。都高,需咨询医生进行保健或治疗。;WHO/ISH:
理想血压:120/80(伴危险因素时115/75)
正常血压: 130/85
正常高值:130-139/85-89
Ⅰ级高血压:140-159/90-99(包括波动型)
Ⅱ级高血压:160-179/100-109
Ⅲ级高血压:≥180/110
终身坚持服药
;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脑血管意外、肾病等疾病;
心率≥80次/分;脉压差≥ 65mmhg;
家族史等;;高血压必须坚持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保健。Ⅰ级高血压的主要防治措施。非药物治疗包括:降低体重;控制盐、钠摄入;限酒;补钾(蔬菜水果)补钙;坚持运动;生活规律;
高血压还必须坚持服药,切忌间断服药(血压升高则服用,不高又停用),以免引起脑溢血等危重并发症。
高血压一般终身用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M),如厄贝沙坦;a-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乐尔;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高血压易引起左房增大;早期需查微量白蛋白尿;
降压治疗原则:早期—血压≥130-139/85-89mmhg,伴有危险因素时,即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快速—数周降至正常;平稳—降压平稳,控制好晨峰(可临睡前服药);综合、长期—心肾脑等综合干预。联合—五大类四大联合用药。(ARB联合,如沙坦类);中国有9千万糖尿病患者,9千万糖耐量异常人群;
35岁以后,每隔半年最好监测一下血糖。
头天晚饭最好清淡一些,晚上10点后禁食禁水,第二天空腹到药店或社区门诊测空腹血糖。如果≥6mmol/L,需到医院做糖耐量实验,以确诊有无糖尿病。;1、空腹血糖受损:FPG ≥6.1mmol/L但7.0mmol/L;重视糖化血红蛋白HbAc1≤6.1%(2-6月检查一次,金指标)
2、糖耐量异常:2hPG≥7.8mmol/L但11.1mmol/L
3、糖尿病:
症状+随意PG ≥11.1mmol/L; FPG ≥ 7.0mmol/L; OGTT ≥ 11.1mmol/L
遵医嘱用药;糖尿病也必须坚持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保健。
糖尿病如需要使用胰岛素, 不必忌讳,要坚持用药。胰岛 素是身体本身就分泌的激素, 不过是差之补之而已。
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一般会降低 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不用 过于担忧。;EARLY RECOGNITION 尽早察觉;警惕心脏性猝死;早餐:一定要吃,且要吃好。最好是牛奶、鸡蛋、燕麦等;皇帝餐
午餐:要吃好吃饱,肉食主要在午餐。但午休至少应在饭后半小时,一般午休半小时即可。(头天晚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