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防治
农村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预防和规范化诊疗 江苏省人民医院 感染病科 通过本次讲座,您将会了解…… HBV感染的现状 HBV感染的流行病学 HBV 血清学标志及临床意义 HBV感染的自然史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型及特点 慢性乙型肝炎规范化治疗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及应用适应症 预防措施 HBV慢性感染的现状 乙肝的流行特征 在中国,乙肝为十大传染病“之首” HBV感染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乙型肝炎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社会和经济负担 高额的治疗和检查费用 工时损失的费用 看护费用 农村HBV 感染形势严峻 农村地区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仅达40%左右 接种不规范而导致免疫失败 缺乏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 部分患者及家属轻信于一些偏方或秘方 HBV感染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 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 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 其他如虫媒传播途径等 尚未得到证实。 易感人群 新生儿、婴幼儿 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男性同性恋者 有多个性伴侣者 器官移植患者 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医务人员 流行特征 世界性分布:分为高、中和低度三类流行区,我国属高度流行区。 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男性患者和携带者多于女性。 有家庭聚集现象, HBV-DNA阳性的家庭,子女HBV感染率为29.3%暴发仅见于输血后肝炎和血液透析中心。 新婚夫妇中,一方HBsAg阳性,另一方的HBV感染率为52.6%,其中14%成为HBsAg携带者 HBV在家庭内的主要传播方式 HBV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和家庭内水平传播所致 HBV 血清学标志及临床意义 HBV 血清学标志物意义 HBV感染的自然史 不同年龄感染上HBV后结果不一样 儿童感染HBV后,易产生免疫耐受 感染年龄越小,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机率越大 围产期感染HBV的婴儿,90%可成为HBsAg持续携带者 幼儿期感染者,25%-30%成为HBsAg持续携带者 青少年和成人感染HBV者中: 85% 康复 约5%~10%转为慢性乙肝 9.9~16.6%的肝硬化转为肝癌 HBV感染的四个阶段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型及特点 临床分型 有乙型肝炎或HBsAg 阳性史超过6 个月,现HBsAg 和 (或) HBV DNA 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 感染。根据HBV 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 感染分为: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HBV 携带者 1.慢性HBV 携带者 血清HBsAg 和HBV DNA 阳性,HBeAg 或抗-HBe 阳性,但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2.非活动性HBsAg 携带者 血清HBsAg 阳性、HBeAg 阴性、抗-HBe 阳性或阴性,HBV DNA 检测不到 (PCR 法) 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ALT 均在正常范围。 对血清HBV DNA 阳性者,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治疗。 急性感染后超过6个月,HBV仍未被清除,转变为慢性乙肝。当慢性HBV 感染进入免疫清除期,转氨酶水平开始升高,意味着肝脏出现炎症反应和肝细胞的坏死,即为慢性乙肝。其 特点为: 症状轻重不一,个体差异较大 HBV仍在不断复制 肝脏仍在不断受损、转氨酶水平反复波动、严重者出现胆红素水平升高 慢性乙型肝炎 可分eAg 阳性和eAg 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两者均血清HBsAg、HBV DNA 阳性,抗-HBe 阴性,血清ALT 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注意:HBV DNA越高,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就越高。 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严重结果 1.代偿期肝硬化 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 和AST 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2.失代偿期肝硬化 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如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35μ mol/L,ALT 和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