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3-重症监护.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情境3-重症监护

概述   重症监护治疗的历史 历史 1958年美国巴尔地摩城市医院建立了第一个现代规范 的综合性ICU 60年代,综合性ICU相继出现,使住院危重患者的医 疗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 e medicine)宣告成立,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 新兴学科的出现 危重病医学的学科发展和ICU建立,使传统的医院管 理和医疗概念以及学术思想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国危重病医学和ICU 80年代以前各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就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抢 救室或抢救小组 1982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1 个现代意义的ICU 1984年 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ICU) 80年代末 国内许多大医院相继建立ICU 1991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率先建立危重病 医学教研室,开展危重病医学教育 重症监护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SCCM definition:Critical care medicine is the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 specialty that care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life-threatening illness or injury. 加强监护病房(ICU)的三要素(三集中) 就是重症监护医学的实践基地,它是由受到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利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急救措施对各种重症患者及并发症进行全面的监护和治疗的单位。 危重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区别 两个独立的专业,分属不同的专业委员会 危重病医学的核心是连续监护下的治疗,因 此治疗的重点是“院内抢救” ,治疗时间较 长;急诊则以 “院前抢救”为主,以快为主, 短时间的医疗行为。 ICU 病人来源 ICU的分类与功能 综合性ICU:GICU 专科ICU:CCU RICU EICU NICU PICU 部分专科ICU :SICU或麻醉科ICU 动态监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费用 检验完善传统理论和技术,发展创新新的理论技术 检验护理理论,完善护理心理学 临床医学培训及教学的优良基地 ICU的规模与组成 综合性医院中占总床位数的 2~5%(专科病房可相对增加) ICU医生与护士之比 1.5 ~ 2:1 ICU护士与床位之比 2 ~3:1 病房与辅助空间之比 1:1(12~15M2/Bed)— “生命岛” 其他人员:麻醉师、呼吸治疗师、化验员和仪器维护人员 设备:床边监护系统、呼吸机、除颤器、临时起搏器、输液泵、急救车、血气仪等 现状与发展 历史:二次大战、哥本哈根 发展:70年代美国90%的医院都设立了ICU 我国从70年代开始建立专业性ICU 现状: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 1994年卫生部成立危重病学培训基地 2004年将成立中华医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 2020年护士资源预计增加的6%而护士需求量却增加40%; 特别是监护护士的空缺率将达20%! 75%的监护护士是全职,而监护医生仅将25%时间用于工作; 随着病人/护士比例的增加,病人的死亡风险或抢救失败率会随之增加,护理人员对工作的厌烦以及对工作不满增加! ICU护士的素质要求 ICU护士素质标准(1) ICU护士应是本学科中技术最全面、应变(综合)能力最强,在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专职监护人员。 ICU护士素质标准(2) ICU护士必需训练有素,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的献 身精神和开拓精神。 要有多专科的医疗护理和急救基础知识; 掌握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和图像 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相对专业化、固定化(必须重视ICU护士的流动 及反复的强化训练)。 实际工作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 ICU护士素质标准(3) ICU护理模式的变化与干预决策 1. 护理专业观念的整体变化 护理实践中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 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发展 护理服务领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构筑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无缝隙护理) 专科护理不断发展 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重新构架,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多 学科协调工作 护理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以护理科研引导护理实践,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管 理水平 2. ICU护理模式的转变 功能护理 责任制护理 整体护理 单纯的经验模式 循征医学模式 单纯院内护理 长期随访指导(包括临终关怀) 3. ICU护理工作的程序 4. ICU护理干预决策的依据 护士的护理评估报告 复习生命体征、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