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获国际奈米科技网站媒体《Nanowerk》的报导。
臺灣跨校與跨領域團隊研究成果臺灣跨校與跨領域團隊研究成果
臺臺灣跨校與跨領域團隊研究成果灣跨校與跨領域團隊研究成果
檢測檢測病菌病菌 獨步全球獨步全球
檢測檢測病菌病菌 獨步全球獨步全球
使用奈米科技使用奈米科技新技術新技術 ,快速,快速篩檢篩檢敗血症敗血症病菌病菌
使用奈米科技使用奈米科技新新技術技術 ,,快速快速篩檢篩檢敗血症敗血症病菌病菌
榮登榮登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期刊
榮登榮登 《《 》》期刊期刊
病菌檢測是許多重大疾病醫療的基礎 ,但是,檢測時間往往曠日費時,例如,讓病
患飽受死亡威脅的急症之一的敗血症,病菌檢測時間往往需要2 至5 天。由中研院特聘
研究員和臺大物理系合聘教授王玉麟所帶領的跨校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一項醫療檢測技
術上的重大突破,他們利用奈米科技光譜技術可望將敗血症的檢測時間大幅縮減至三十
分鐘 (增快約百倍),可以有效提升疾病治癒率、避免藥物濫用、以及減少併發症等 。
這個獨步全球的重大成果,已在知名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於2011 年11 月15 日刊登,它是利用「捕捉與偵測細菌雙功能快速檢驗晶片」來檢驗
血液中細菌的新科技。它可以直接從血液捕捉細菌,加以濃縮並就地偵測細菌的光譜訊
號,藉此辨別其種類,即得以幫助醫師快速決定如何有效使用抗生素,甚至可分辨此細
菌是否具有抗藥性,可望克服抗藥性細菌的難題。此項堪稱醫病福音的重大發明也同時
獲國際奈米科技網站媒體 《Nanowerk 》的報導。
此一研究論文的第一發表人,臺大高分子所助理教授劉定宇表示,這項發明是利用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為基礎,製作
「捕捉與偵測細菌雙功能快速檢驗晶片」,具有超高的靈敏度 ,在幾秒鐘之內就可以取
得單隻細菌的光譜 ,因此,可望在短短三十分鐘內篩檢出敗血症病人血液中的細菌(正
常細菌檢測程序則需時2-5 天),因此,可以有效面幫助醫師快速而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
減少濫用抗生素的情形。
劉定宇進一步說明,這是一種奈米科技新技術,「捕捉與偵測細菌雙功能快速檢驗
晶片」可以利用它表面上第一層的「萬古黴素」將血液中的細菌牢牢地抓住 ,以便第二
層的「銀奈米粒子陣列」來放大細菌表面分子的拉曼光譜訊號。就像每一種樂器都有自
己特定的音色一樣 ,每一種分子也都有自己特定的 「分子拉曼光譜指紋」,因此科學家
可以藉此光譜指紋來區分細菌的種類。
以敗血症為例,臺大醫院創 醫學部韓吟宜主治醫師表示,此一快速檢驗晶片檢測
可望帶來的重大效益為:
(1) 檢驗方法大躍進 :可在數十分鐘內得到初步檢驗結果 ,較傳統細菌培養方法 ,檢測
速度增快很多 (並可判別此細菌是否具有抗藥性),而檢測準確率也可望提升 (敗血症
病人的血液培養只有30% 呈陽性結果;敗血症休克病人50 至60%會有陽性培養結果);
(2) 降低敗血症病患的併發症與死亡率 :在第一時間依檢驗結果指導敗血症抗生素的選
擇 ,不再憑經驗選擇用藥 (empirical use ),可大幅提升敗血症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器官
衰竭的發生;
(3) 抗生素管制:避免了抗生素濫用 、抗藥性細菌的發展 ;
(4) 減少醫療支出:因為提升了疾病治癒率、避免藥物濫用、減少併發症等。
此外,此快速檢測平臺檢測技術的潛在效益亦十分可觀 ,它不僅能針對血液臨床檢
體來使用 ,也可將此奈米檢測技術推廣至環境污染 (水質檢測)、食品藥品微生物 (大
腸桿菌、塑化劑等)檢測,甚至病毒、癌症篩檢等多方面來使用。實為病菌檢測技術和
促進健康環境和醫療效益的世紀性貢獻。
這項發明是中研院原分所王玉麟特聘研究員(臺大物理系合聘教授)所帶領的跨領
域團隊經過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之一。本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臺灣大學高分子所專案計
畫助理教授劉定宇,其他作者包括臺灣大學凝態中心王俊凱研究員、陽明大學微免所林
奇宏教授 、臺灣大學光電所博士班學生蔡焜棟及中研院原分所王懷賢 (SERS 晶片發明
人之一)、陳玉、陳友暄、趙元駿、張軒豪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