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技能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技能培训

通过气管内导管吸引胎粪 边撤导管边抽吸的时间不应超过3~5s 如未再发现胎粪则进行复苏 如胎粪仍存在则检查心率: - 心率正常? 如有指征再次插管、抽吸 - 心率下降?? 正压通气 气管内插管检查导管位置 导管位于正确位置的体征: 每次呼吸时胸廓有起伏 双肺区都有呼吸音 通气时胃无扩张 呼气时,蒸汽凝结在导管内壁 CO2检测仪变色 (或呼气时读数2%~3%) 气管内插管检查导管位置 如存在以下状况,导管很可能未插入气管: 胸廓未扩张 双肺无呼吸音 胃内有杂音 导管内无雾气 腹部膨隆 CO2检测器未发现呼出CO2 新生儿仍紫绀和心动过缓 气管内插管:气管内的导管定位 插入气管内导管的正确深度 气管内插管:气管内的导管定位 插入气管内导管的正确深度 端-唇距离测量法 插入深度 体重 (kg) (到上唇cm) 1* 7 2 8 3 9 4 10 * 体重小于750 g 的婴儿可能只需要插入6 cm。 气管内插管:影像学确认 气管内导管正确的放置,管端在气管中央 气管内导管不正确的放置,管端在右侧主支气管内。注意左胸的塌陷 第六课 药物治疗 指征 肾上腺素 扩充血容量 碳酸氢钠 肾上腺素:指征 心率 60次/min: 经 30s 辅助通气,和, 30s 胸外按压和辅助通气后 __________________ 总共60秒 注意:充分的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给药途径 气管导管 脐静脉 肾上腺素:经气管导管内给药 直接注入气管内导管 可选用5F饲管 稀释和冲洗 滴入后行正压通气 肾上腺素可以直接注入气管内导管(左),或者经气管导管内的饲管注入(右) 肾上腺素:经脐静脉给药 脐静脉插入导管 较好的途径 3.5F 或 5F 端-孔导管 无菌技术 剪断脐带残端为插入脐导管做准备 肾上腺素:经脐静脉给药 插入2 ~ 4 cm 抽吸时血液回流 早产儿插入深度要浅些 插入肝脏可能会造成损伤 正确(左)和错误(右)的脐静脉导管放置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效果、重复给药 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频率 外周血管收缩 每隔3~5分钟可重复给药 如第一次是经气管内导管给药再次给药时可考虑经脐静脉 胸外按压-两人操作 一人 按压胸廓 一人 进行通气 胸外按压需要两人共同完成 胸外按压-方法 胸外按压的两种方法:拇指法(A)和双指法(B) 胸外按压-方法比较 拇指法 (首选) 较省力 较易控制按压的深度 双指法 一名操作者时较方便 更利于手小的操作者 方便脐血管给药 胸外按压-拇指或手指的放置 按压胸骨下三分之一段 闭开剑突 胸外按压的解剖标志 胸外按压-拇指法 拇指按压胸骨 其余手指支撑背部 胸外按压的拇指法应用于小婴儿(左)和大婴儿(右) 胸外按压-拇指法 压力必须用在胸骨上 拇指法胸外按压时,正确和不正确的用力 胸外按压-双指法 一至手的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的指尖按压胸骨 另一只手支撑背部 胸外按压时正确的手指位置 胸外按压-双指法 双指法正确和不正确的用力 胸外按压-按压的力度和深度 按压的深度应为前后胸直径1/3左右 胸外按压-方法 压的时长短于松开的时长 正确的胸外按压(放松期手指不离开胸部) 错误的胸外按压(放松期手指离开胸部) 胸外按压-配合通气 胸外按压与通气间的配合 胸外按压-配合通气 4个动作1个周期,应耗时约2 s。 每分钟应有120个“动作”左右(90次按压和30次呼吸)。 胸外按压-停止按压 经过30秒的按压和通气后,停下来测6秒钟心率 胸外按压-新生儿无改善 经过30s正确的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仍60次/min,则使用肾上腺素 第五课 气管内插管 器械准备 喉镜用法 导管定位 吸引气管内胎粪 指征 经气管内导管正压通气 气管内插管—指征 羊水胎粪污染且婴儿不是有活力的 正压通气需要延长 气囊—面罩通气效果不佳 胸外按压需要 需要注入肾上腺素 特殊指征:早产儿,注入表面活性物质,膈疝 气管内插管—设备 设备应清洁,避免污染 最好是管径一致、一次性的无菌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的特点 无菌,一次性 内径一致 刻有cm读数和声带线 无防护圈 首选粗细均匀的气管内导管给新生儿 气管导管:选择型号 根据不同体重和孕周选择导管型号 可修短导管至13-15 cm 可使用金属导管芯 型号 (mm) 体重 孕周 (内径) (g) (wks) 2.5 <1,000 < 28 3.0 1,000-2,000 28-34 3.5 2,000-3,000 34-38 3.5-4.0 > 3,000 > 38 喉镜的准备工作 选择镜片型号: --0号用于早产儿 --1号用于足月儿 检查喉镜的亮灯情况 连接吸引器,调节到100 mm Hg 使用大号吸引管 (≥ 10F) 吸引分泌物 小号吸引管用于气管导管 插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