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沉雄博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摘要: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后世学者对杜甫“诗圣”之因的论述多有涉及,但角度、观点各有不同,良莠不齐。本文结合杜甫人生经历及诗作特点从诗中圣哲、诗中圣手两个方面详细解读杜甫的“诗圣”成因。   关键词:杜甫;诗圣;忠君;格律;炼字   我??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分别被后人尊称称为“诗仙”、“诗圣”,有人说:李白是天授的奇才,杜甫是人能的极致。这神仙下凡,自然难以摹状,但是人能的极致,则是有章可循的。本文结合杜甫人生经历及诗作特点从诗中圣哲、诗中圣手两个方面探寻杜甫“诗圣”的内涵。   一、诗中圣哲――一代圣人的玉成   (一)少年时代之济世理想   杜甫出生于大唐盛世之初,是衔接盛唐与中唐伟大诗人。长于诗书礼仪之家,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对杜甫有直接影响。少年时代的杜甫意气风发,持儒家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多数盛唐诗人一样,有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都写在他的诗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些诗句也彰显出盛唐时代的恢宏气度对他的影响。这一理想也贯穿了他整个一生。怀着这种理想,辞亲宦游到帝王之家所在地的长安城。   (二)成年涉世之忠君意识   成年后的杜甫仗剑去国,来到帝王之家所在地的长安城时,已是天宝后期,权臣当道,社会已经危机四伏。杜甫的理想在现实的打击下很快破灭了,他的求官之路也变得格外坎坷,这一困顿一直持续长达十年之久。这十年间杜甫历尽人生辛酸,看到了人民的疾苦,看清了国家潜在的社会危机。但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在这颠沛流离的经历中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强烈了。在这段时间,他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九首》、《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   安史乱起之后,杜甫加入到流亡的队伍中。天宝十五年(公元756)七月,李享在灵武即位,并改元至德。杜甫得到消息后,把妻小安置在羌村,只身投奔灵武,不料在途中为叛军俘获,被押解至长安。杜甫在叛军盘踞下的京城目睹了国破后的种种惨象,并用自己的笔做了真实的记录。《悲陈陶》、《悲青坂》等名篇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还有那些忠君恋阙的千古名作《春望》、《哀江头》等。   (三)久经磨难之人民至上   偶然机会,杜甫从叛军手里逃脱,但其不顾兵慌马乱,历经艰辛,奔赴肃宗所在的凤翔行在。“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这是当时杜甫见到肃宗时的自我写照,随后被肃宗授以左拾遗官职。就任不久,便因上疏营救被罢相的房?g而触怒了肃宗,君臣关系因此而疏远。八月肃宗特许杜甫回?~州探亲,实际上是有意疏远杜甫。此后,杜甫辗转流落于民间,这就使他对人民对国家的认识更为成熟,《三吏》《三别》《北征》就作于此时。杜甫虽然有浓厚的忠君意识,却不是后世有人评判的不加分辨的愚忠。他的诗作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著名的《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不留情面地揭露了“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的现实,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岁晏行》中“况闻处处鬻儿女,割慈忍爱还租庸”等,这些诗体现杜甫关心百姓疾苦,体恤百姓的人民至上的本位观。   人生六十年,杜甫满腔报国之情几经辗转得不到施展,看到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又无能为力。痛定思痛,百转千回。自我牺牲的意识昂扬起来,在他的《凤凰台》中写道:“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所重王着瑞,敢辞微命休?”为了重现太平之治,甘愿剖心沥血,作为供养凤雏的醴泉。这是甘愿以一己之身承担所有的自我牺牲精神。还有人们熟知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被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种宁苦以利人、推及及人的圣者情怀。在那样一个黑暗的雨夜里,他仍旧对这个人世间充满温情的关怀,虽然有时候这个人间对他很冷酷,但是,他依然用充满火热的仁者情怀来关爱世间,这就是杜甫之为“圣”的地方,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   随着杜甫经历的不断成熟,他少年时代之济世理想、成年涉世之忠君意识,久经磨难之人民至上这几个方面的综合历练使杜甫完成了一个普通人到圣人的转变。若说有什么力量来支撑他完成这一华美变身的话,自幼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忧患意识、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恻隐之心等等浸染对他的一生是起主要作用的,而盛唐时代曾培育他的理想、激情、气魄及时代责任感是起辅助作用的,所谓盛唐气象对他的激励与鼓舞。   唐代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一百多年的开拓发展,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盛世造就了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弘气度,这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这是时代赋予整个群体的,杜甫作为其中的一个个体,更是把他的理想、激情、坚定都融入到了这个时代,虽然官职卑微、虽然后期屡遭磨难,但是仍积极进取,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