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萨克传统文化保护问题
哈萨克传统文化保护问题
哈萨克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
再娜甫·尼合买提 柳 卉
(新疆农业大学 乌鲁木齐 830052)
传统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哈萨克族阿依特斯(阿肯对唱)已经被列入中国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哈萨克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先民早在公元前便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哈萨克的传统文化也源远流长。较为详细的历史记载是在哈萨克汗国建立之后。
首先,哈萨克族的畜牧业有着悠久的文化,游牧即“逐水草而迁徙”其中有很多和畜牧业相关的文化传统。草原上有众多的飞禽走兽,为哈萨克的狩猎生产提供了条件,这中间有很多和狩猎相关的文化现象、驯鹰文化。更多的是手工业文化,传统的羊毛加工、皮革加工、铁器、木器加工以及奶制品的加工等。哈萨克族的物质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同牲畜、游牧有关,具有很浓郁的草原特色。在草原游牧文化中最具有特点的是毡房文化,据史籍记载,哈萨克族的远祖乌孙住的就是毡房。公元前105年,远嫁给乌孙王昆莫的汉朝细君公主在《黄鹄歌》中写道:“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居住毡房了。此外还有哈萨克族具有浓厚游牧生活特点的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婚俗文化,刺绣编织、印染文化等。
其次,哈萨克族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中口头文学尤其发达。其形式有神话、传说、长诗、民歌、格言、谚语、故事等。众多的作品既不是出自某个时期,也不是完成于某位作家之手,而是在人们一代又一代口耳相传过程中不断加工而逐步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批专门收集、加工、传承演唱这些作品的民间艺人也就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哈萨克草原上广受人们尊敬与喜爱的“阿肯”。“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民间著名的古典音乐。
一、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与象征,是相互区分的主要因素。一个民族之所以和其他民族不同,主要在于文化的差异。世界各民族各自创造独具一格的文化,使人类的文化多姿多彩,五光十色;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上没有特色,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就不会有地位。复兴中华文化,首先必须保护、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如何继续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如何复兴中华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也是维系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目前,自治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6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73处,初步查明的文物点有4000多处,自治区共收藏文物藏品11万件。特别是民族特色浓郁、和各民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新疆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地区。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的必然要求,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凝聚力的现实需要,对于我们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重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已于2005年正式启动实施。国家计划投资4.2亿元,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对全自治区25处国家重点文物遗址项目进行抢救保护。这一宏伟工程的实施,将辐射与带动自治区丝绸之路沿线一批文化遗址的抢救保护,从整体上提升我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水平。
21世纪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民族传统文化在这种中西文化碰撞之下作用更加凸显,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继续保护哈萨克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全球化或西方化,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早在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1届会议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情况下,文化创新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有不少是在异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或吸收了其精华而创造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舞蹈、音乐、绘画、工艺、建筑艺术等,都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许多民族的各类创作,如文学艺术等,都根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离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不会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能吸引大量海外游客,甚至成为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