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记者素养.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新闻记者素养

论新闻记者素养 论新闻记者的素养   近年来关于国民以及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修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新闻记者的素质修养问题处于这个话语背景中,不过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更被社会重视从而引起较多理论研讨。指出这一点意在点明我们的论题和同类话题的“共在”关系。在笔者看来,这种“共在”关系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同类话题存在着关键词的通用与思维指向的一致化,而这种通用与一致化易使理论思路被无形发散,从而导致记者的素质修养成为一个可以无限添加的答题。新闻界老前辈穆青2001年7月在网上和网民对话时曾说:“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我的体会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为文,对国家与民族怀有一种责任感,恐怕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出发点、侧重点不同的确可以在同一问题上“见仁见智”,但这个“见仁见智”无疑必须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失去界限,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就有可能膨胀到解构自身。所以极有必要沿着这个思路对既有的研讨情况加以清理,使本论题的讨论更为学理化并使之更坚实并更具效用。   让我们先从本论题的两个关键词——素质与修养开始。在笔者看来,记者的素质修养问题之所以在研讨中众说纷纭,和人们在素质与修养两个概念理解上存在的误差与距离颇有关系,所以也就构成了该问题研讨中的“巴比塔”现象,因此辨析这两个概念、厘清它们的关系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前提。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素质”一词的构成,素的本义为不着颜色的生绢,引申为质朴、本色、基础、本来等含义,素和质组合到一起用来指称事物原本的质地或性质。素质又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作为心理学术语,它依附这个汉语词的固有含义,用来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如感觉系统、神经系统特点,其后天的发展完善是“补偿作用”意义上的发展完善,譬如盲人能以后天听觉触觉方面的锻炼“代偿”其视觉固有的缺失。无疑作为一般词汇或学科术语素质的含义是清楚的、界限分明的。然而像许多词语一样,一旦它被卷入现实语言交际的滚滚洪流,就可能失去其固有的意义规范或被添加或被减出从而产生出弹性。进入某些理论话语包括本论题话语的“素质”一词,正是沿着现实语言渠道而非专业学术渠道而来,它保留了词源学的意义,但已经和同名的心理学术语截然有别。其“出身”的语言引申性质使其天然缺乏逻辑明确性,而在使用中其意义又往往缺少具体阐述严格界定,因此它在本论题的使用中应该说一直处于半模糊状态。素质,人们一般用它来指称新闻记者从业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但在具体话语中这个条件到底是什么却有着各自的强调和侧重。比如在涉及“人情稿”、“金钱稿”时它偏于职业道德方面,而在如何适应新闻传播现代化主题中它又偏于知识技能。新闻记者的素质无疑不应该狭窄化而应该是多方面的,但问题在于它的界限范围以及内部合理结构如何确定。   “修养”一词的本义来自儒家,指通过内心反省,培养完善的人格。现代人们一般用它指人在思想、道德、知识等方面的自我培育,和它含义接近也易于混淆的一个词是素养。 “学院派”对记者素质修养问题往往概括为几大方面,常见的有“三分法”:政治方面、文化方面、业务方面;或“四分法”:政治方面、思想方面、知识方面、专业方面。这几大类应该说对记者的素质、修养内容包括全面,而问题在于它的类划和命名以及结构是否准确合理。新闻与政治具有密切的不可否定的关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新闻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把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两个作用结合起来,因此把政治一项列入要求不容怀疑也无可争辩。但我们倾向于把政治一项化归到思想这个大项里,因为政治与思想在一个人身上是不能分开的,在新闻实践中政治更是以思想的形式产生作用与体现出来的。将政治纳入思想方面,非但不会削弱政治,而且使之更具体化,两者的结构性“合并”既充实了思想方面又落实了政治因素,因此也就没必要为醒人耳目强调将政治单列出来。关于文化方面的提法我们认为缺乏推敲,文化的含义太宽阔与泛化将此列为一项易生冲突和误解。把文化列为一项的着眼点其实是记者的知识面,那么文化与知识是一回事情、可以 凡 20:34:11 互换的两个概念吗?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事物的总与,包括物质层面的与精神层面的,和其对应与区别的是自然的概念,而记者的知识面显然不能不包括自然知识,此外语言也属于文化范畴,记者采访写稿件等业务操作都离不开语言,因此以文化作为一项既漏掉了某些内容也和其他项交叉。我们认为应取消这个提名而以“知识方面”的提名代之。这样,记者的素质修养内容就可以总体上分为三大项类,即思想素质修养、知识素质修养、业务素质修养。可能还有一些职业要求未能体现在这三大项类中,我们建议另设“职业道德与纪律”等去体现之,不一定非要榫卯不对地硬塞进上述项类中。 凡 17:54:58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