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丝绸之路和千年商道
南方丝绸之路和千年商道
南方丝绸之路和千年商道
南方丝绸之路,是巴蜀丝绸输往印度、中亚并进一步输往西方的最早线路。那么,这条浸透着无数先民汗水的艰难商路,可以追溯到历史深处的哪个源头呢?作为民间商贸往来的这条重要通道,到底承载着什么样的历史功能?
历史镜像01
沿着丝路朝历史的深处走去
2000多年前,北方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商队连绵,大漠漫漫,关山险阻,东起长安,西至罗马。
而在更早,勤劳朴实的四川商人也像盐一样,撒在南方丝绸之路上,和之相生相伴,生生不息。和“官方”的北方丝绸之路相比,南方丝绸之路则是一条内涵更丰富、旅程更诡谲、环境更恶劣的生死之路。世世代代延续走在这条路上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更多是我们勤劳坚韧的四川先民。
跨越2000年,“古丝绸之路”又焕发勃然生机。今天,无论是欧盟,还是中亚;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北非,都通过“一带一路”和中国紧密相连。
带着缅怀,怀着敬意,我们打捞那条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里的“南丝之路”,因为南丝之路是巴蜀丝绸输往印度、中亚并进一步输往西方的最早线路。这条因丝绸传播而形成的线路,不仅对我国早期西南地区的经贸繁荣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南亚、东南亚、中亚等地的经贸繁荣也有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茫茫崎岖山道上,南方丝绸之路的跋涉者,既是生意人,也是探险家,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与智慧,用心血与汗水浇灌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与人生之路。
云水激荡,山川奇峻,南方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环境,滋养涵化了生息其间的西南古族的民族文化性格,也造就了南方丝绸之路鲜明的区域特色、民俗风情与历史内涵。
曾几何时,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驿镇,像珠子一样被古道串联起来,在它们沧桑的外表中,写满了令几代人叨念不停的往事:青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踩踏出来的远不止是一条驿道,而是一道贯古通今的商贸文化脉络。
是的,在我们很多人的心中,那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与马铃的叮当声,总是像跫音一样响在脑际、响在记忆深处,那一代代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粗犷马帮,依然沿着丝路,在历史的深处跋涉着,步履从未停息……
蜀布、邛竹杖、蒟酱见证蜀和南部地区贸易往来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7)前后,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他历经艰辛,到达大夏时,却惊奇地发现了蜀布与邛竹杖,并在回国后建议皇帝通身毒道。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有着记载: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在《汉书·张骞传》里,这一段故事的记载要更详细一些,都提到,在大夏见到的蜀布、邛竹杖是通过贸易到达的。张骞因此推测有一条路从蜀通往身毒,并出于安全与近的考虑,建议汉武帝开通这条蜀和身毒的道路。
在东南边的番禹发现了四川传过去的蒟酱。蜀中特产一东一西的流传,说明了有一东一西的途径从四川出去,这两条途径都是南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东为五尺道,西为零关道。
司马相如通西南夷蜀王故事佐证道路早已存在
汉武帝采纳了司马相如的建议,一开始派了唐蒙通西南夷,但是唐蒙失败了。后来,司马相如担此重任,他成功了,通到夜郎国,西南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冉、駹、邛、筰、斯榆等的政权首领都依附汉朝,“请为内臣”。司马相如通零关道,修桥通到邛、筰。
司马相如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司马相如通西南夷,并非凭他一己之力,上万巴蜀百姓也参和其中,西南山区地势险要不输蜀道,烧山崩石、遇水搭桥,通路之艰辛难以想象。
如果说这是官方文书中第一次出现有关蜀地通向云南与国外印度、越南等的记录,其实此前,还有其他的证据佐证南丝绸之路的存在与走向。
当初秦灭巴、蜀前,巴、蜀政权虽和中原有沟通,但都独立于中原政权存在,那时,蜀就已经和中国南方的滇、夜郎(贵州)和国外的越南有往来。公元前316年,秦灭蜀,蜀王子安阳王率兵将约3万人南迁,进入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立越南历史上的“蜀朝”,很有可能就是经南丝绸之路到达的。
四川人的布茶盐铁不同时期来往货物有区别
和北方丝绸之路为官方开辟不同,南方丝绸之路其实是源于民间贸易往来而发展起来的。
在汉代,这条路上输出的代表商品,就有相当具有蜀地的地方特色。以张骞的介绍与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的补充,当时这条路上,产自蜀地的、知名的物品有:蜀布、邛竹杖与蒟酱。
关于蜀布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并无定论,有三种可能性:一说为黄润布,黄润布为麻织,扬雄左思曾称道为“一端数金”,价值相当高;一说为横断山脉的少数民族织的布,比如罽宾人所织的罽布;还有一说就是成都市场上的蜀缎,丝织品。
到了唐朝,在汉代的贸易基础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