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和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和诊断

学习目标 专科检查的主要内容 模型分析 一般X线检查 X线头影测量 诊断与矫治计划 第四章 错畸形的检查和诊断 1.叙述口腔专科检查的主要内容 2.说出全颌曲面断层片诊断意义 3.描述牙弓拥挤度的计算方法 4.描述牙弓长度和宽度的测量方法 5.说出X线头影测量硬组织常用的标志点 6.说出X线头影测量硬组织常用的测量平面 7.叙述错畸形的诊断与矫治计划内容 学习目标 一、牙齿 二、牙弓 三、颌部软硬组织 四、面部 五、颞下颌关节情况 专科检查的主要内容 1.的发育期 2.牙齿的数目、形态及发育有无异常 3.牙齿的排列异常 (1)个别牙错位 (2)牙齿的拥挤 4.乳牙、恒牙萌出及替换 5.龋齿、牙周病及口腔卫生情况。 一、牙齿 二、牙弓 1.上下牙弓的前后向(近远中)关系 2.上下牙弓的宽度关系 3.上下牙弓的高度关系 4.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model analysis)是通过对矫治前,记存模型上的牙、牙齿排列、牙弓及关系的观察、测量、分析,有助于对错患者的诊断及矫治设计。 模型分析的主要项目 1.牙弓拥挤程度测量分析 2. 曲线曲度的测量分析 3.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 4.牙弓长度和宽度测量分析 5.牙槽弓长度及宽度的测量分析 6.基骨弓长度及宽度的测量分析 7.腭穹高度的测量分析 牙弓拥挤度= 牙弓弧形应有长度 - 牙弓弧形现有长度 (必需间隙) (可用间隙) 牙弓拥挤程度测量分析 牙弓弧形应有长度与牙弓弧形现有长度之差即为牙弓的拥挤度。 牙弓弧形应有长度等于牙弓内牙冠宽度的总和,也称必需间隙(space required)。 牙弓弧形应有长度 牙弓弧形现有长度,是指牙弓内第一磨牙以前实际牙弓整体弧形长度。 牙弓弧形现有长度 牙弓长度的测量 牙弓总长度为中切牙近中接触点,至两侧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可分为三段:牙弓前段长度,牙弓中段长度,牙弓后段长度。 牙弓宽度的测量 一般测量牙弓三个部位的宽度。包括牙弓前段宽度,即两侧尖牙牙尖间的距离;牙弓中段宽度,即两侧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的距离;牙弓后段宽度,即两侧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宽度。 牙槽弓的长度是用特制游标卡尺,测量上中切牙唇侧牙槽弓最凸点至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牙槽弓的宽度,是测量左右侧第一前磨牙牙槽骨最凸点间的距离 牙槽弓的长度与宽度 基骨弓长度,是用一种特制仪器,测量中切牙(一般测左侧中切牙)唇侧黏膜移行皱襞处牙槽骨之最凹点,到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基骨弓宽度,是测量左右第一前磨牙颊侧移行皱襞处牙槽骨最凹点间的距离。 基骨弓长度与宽度 曲线曲度的测量分析 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 腭穹隆高度测量 一般X线检查分析 一、牙片 二、咬片 三、颞下颌关节片 四、全颌曲面断层片 五、手腕部X线片 全颌曲面断层片 是用口腔X线全影曲面断层专用机拍摄的,通过该机特定的旋转运行和断层拍照功能,将口腔颌面部硬组织展示在一张平面片上,可以更客观、全面的观察全口牙齿发育情况及上下颌骨情况 手腕部X线片 牙颌发育与全身发育是一致的。通过对手腕各骨的钙化情况,了解颌骨生长发育情况,评估生长发育的潜力。 X线头影测量分析 X线头影测量(cephalometrics)是对X线头颅定位影像片,进行描图定点、画线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及相互关系。 头颅定位仪(cephalometer)是保证头颅严格定位的一种仪器。它可以使每次拍照时头颅稳定在同一个位置,只有这样各测量结果才有分析比较的价值。 头颅定位仪 X线头影测量的用途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确定错畸形的矫治方案 4.研究错畸形矫治前、中、后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治疗设计 6.下颌功能分析 头影测量常用标志点 前颅底平面 眼耳平面 Bolton平面。 最常用的基准平面为 测量平面 1.腭平面(ANS-PNS) 2.全颅底平面(Ba-N) 3.平面(OP) 4.下颌平面(MP) 5.下颌支平面(RP) 6.面平面(N-Po) 诊 断 根据所采集的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综分析而得出错畸形的诊断结论。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综全部病史资料和检查结果,分析形成错畸形的病因和机制。 2.根据错畸形的临床表现和病因机制,确定错畸形的类型。 3.确定诊断结论、矫治计划和预后推测。 制定治疗计划 完整的矫治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的要求、病因机制、诊断结果,制定明确的矫治目标。 2.选择矫治器 根据矫治目标、错畸形情况、年龄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