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学.ppt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 向云 精神病学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 向 云 第一章 绪论 精神疾病: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精神病学:是以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第一章 绪论 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区别: 精神病只涉及大脑的高级功能的紊乱,如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活动;神经病学重点在大脑的低级功能,如感觉、运动等。 精神病学只与大脑打交道;神经病学则还包括脊髓、周围神经和肌肉。 第一章 绪论 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一组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即使不是完全,至少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躯体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如:支气管哮喘、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 第一章 绪论 精神病(医)学的分支: 社会精神病学(精神病学的流行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司法精神病学 特殊人群精神病学(儿童、老年、妇女) 精神病理学 生物精神病学 第一章 绪论 1952年氯丙嗪问世,开创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先河 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6大中枢神经递质: 多巴胺(DA) 去甲肾上腺素(NE) 5-羟色胺(5-HT) 乙酰胆碱(ACh) γ-氨基丁酸(GABA) 谷氨酸(Glu) 第一章 绪论 病因:大多数精神疾病没有明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 素质因素:早年的、与发病时间远隔的有害因素(形成易感素质),如个人内在的躯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促发因素:后来的、与发病时间接近的有害因素,如遗传与环境因素 精神障碍分类的意义: 促进相互交流 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预测疾病的转归 精神障碍分类的基轴(特点):因其无法全部贯彻病因学分类的原则,故主要是依据症状表现进行分类 精神科诊断过程(纵向+横向诊断): 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 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相比较 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精神症状是否存在、性质、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 分为四大板块: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和排除标准。其中症状学指标是最基本的,又分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 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 精神障碍的多轴诊断(DSM-IV): 轴I:临床障碍(临床综合征) 轴II:人格障碍和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轴III:躯体疾病状况 轴IV: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 轴V:全面功能评估(社会功能的大体评估) CCMD-3分类(10大类):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3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 其它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精神症状的特点: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出现多伴有痛苦体验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精神状况检查 一般表现:意识状态、定向力、与周围的接触、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活动:感知觉(错觉、幻觉、其它)、思维活动(思维联想、逻辑、内容)、智能(抽象概括、计算力、记忆力)、自知力 情感活动 意志行为活动 不合作病人的精神检查 一般外貌:意识、仪表衣着、接触合作、食眠 言语:有无自发言语、模仿或持续言语 面部表情:呆板、欣快、愉快、忧愁、焦虑、恐惧 动作行为:增多或减少,特殊性,目的性 感觉: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知觉: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反应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神经症 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抑郁、木僵和意识障碍)或完全不能感知(感觉缺失--癔症)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知觉障碍: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根据幻觉所涉及的感官分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电气培训课件.pptx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金税四期税务风险预警指标汇总.pdf
- 豆腐柴人工栽培技术.pdf VIP
- 天津市小升初小卷真题小外(天津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5套含答 .pdf VIP
- 控制计划(机加).docx VIP
-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张正峰,第一至第十二章知识点.docx VIP
- 专题三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考点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DL/T 50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1-32部分).pdf VIP
-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