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新课程

新课程十讲:解读新课程 说在前面 课改是21世纪中西文化碰撞在教育界的反映,是传统、现代、后现文化的相融、相荡、相生,是比1919年五四运动更为冷静、深刻、理性的文化教育启蒙。 课改总纲 以人为本,聚焦课堂; 三级课程,育人育心。 人本与仁本 课改的使命——化西 中国文化教育传统:依经立义,异构同化;光前裕后,和谐衍生。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从“西化”到“化西”的转折点上。这就是开展课改的文化背景和话语语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在用一生准备演出一幕40分钟的短剧,每一课都是《最后一课》,每一唱都是《绝唱》,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所以,一天不唱,自己知道;三天不唱,同行知道;一周不唱,学生知道。“手眼身法步,唱念坐打舞(翻)”,浑身都是戏,但究竟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课堂如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如果只改一个字晓谕课堂教学是哪个字? 教育与文化 “夫文化者国家之生命,思想者人民之倾向,教育者立国之根本,凡爱其国者,未有不爱其国之文化。思想之鹄,教育之程,皆以是为准。反之,而毁灭其文化,移易其思想,变更其教育,则必不利于其国者也。” 程树德《论语集释·自序》 鹄:g?,射箭的靶子;鹄的,箭靶子的中心,练习射击的目标。 十讲内容 传统的启示 现代的诉求 理论的先导 实践的迟滞 教师的反思 技术的集成 跨越的思考 教育的使命 教师的修为 殷殷的期待 一、传统的启示 1.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者矣。——《礼记·学记》 强,严格要求;和,和蔼可亲;易,自由不拘。关键词:距离。 一、传统的启示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想不明白,说不清楚时进行启发。 一、传统的启示 3.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梁惠王上》 一、传统的启示 4.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第一个学:教也) 一、传统的启示 5.有教无类:国民教育,全纳教育,终身教育。 师之四教:教书育人,教学相长,教导合一,教无止境;与四个学会对应。 有教无类,出类拔萃。 一、传统的启示 6.因材施教:素质教育 “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命题不科学,逻辑上不成立。 团队成长,个性成才。 袁贵仁:县域均衡、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政策措施、督导评价 一、传统的启示 7.教导合一 教师的示范是必须的,特别是艺术体育学科,小学老师的身教胜于言教,中学老师的理科类试验和文科类的范作。陶行知。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一、传统的启示 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扣其两端而竭焉”是我们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一种思维方式、思辨方式、思想方法,是一种辩证思维。他教导我们认识一种事物、分析解决问题应从包括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量质、古今、中西、文理等多种矛盾体中叩问,让这些思维方式转动起来,就是立体思维。 一、传统的启示 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第九》 意:悬空揣测;必:全部肯定; 固:拘泥固执;我:自以为是。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第七》 一、传统的启示 10.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篇第十》 孔子的人本主义关怀。 一、传统的启示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1 “习”的内涵:复习、温习、练习、实习、演习、见习……习得 孔子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一、传统的启示 12.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篇》15.17 译:孔子说:“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没办法。”(依杨伯峻译,信达雅的典范与表率) 二、现代的诉求 1.现代文明的启蒙:民主、平等、自由、正义、博爱 “四岁就读莎士比亚”——英国教育官员和教育家提出。我们敢提四岁就读红楼吗?弘扬国学到现在还有人在非议。可全世界都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都在建孔子学院。 二、现代的诉求 关键是我们拿什么启蒙?我们能容得下伯尔特胜利后怪异的举动吗?郎平的意义?NBA的激烈碰撞之中有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