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doc

(学术报告)《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报告)《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

《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 王征国 (湖南省创新与方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摘 要] 辩证法与辩证逻辑是两个系列的规律。前者是基础(即客观规律),后者是反映(即认识逻辑);前者是研究方法,后者是叙述方法;前者从具体到抽象,后者从抽象到具体。《资本论》的“三维逻辑”属于后者,它在叙述资本主义经济时运用了“一般性、特殊性、个别性”这三个逻辑范畴,再现了由资本生产过程——资本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所构成的三维逻辑序列。这个“三维逻辑”,彰显了《资本论》的内在结构与科学体系,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及其经济运行规律。 [关键词]《资本论》 三维逻辑 资本一般性 资本特殊性 资本个别性 列宁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了《资本论》的逻辑……” 〔1〕P357。对于《资本论》的逻辑,探索诸多。然而,对于《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几乎无人涉猎。笔者认为,《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是指资本运动中的资本一般性、资本特殊性和资本个别性这三个内在联系与发展的逻辑结构。抓住了这个“三维逻辑”,《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也就明显地呈现出来了。理解了这个“三维逻辑”在《资本论》中的具体运用,也就把握住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及其经济运行规律。 一、《资本论》的三维逻辑 马克思《资本论》的初篇,叫做《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年1月14日,当这部论稿接近完成时,马克思就写信对恩格斯说:“我已经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完全由于偶然的机会……我又把黑格尔的《逻辑学》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我很大的忙。”〔2〕P250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辩证法。其实,错矣!应为辩证逻辑。辩证法与辩证逻辑是两个系列的规律。前者是基础(即客观规律),后者是反映(即认识逻辑);前者是研究方法(由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后者是叙述方法(由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个别性);前者从具体到抽象,后者从抽象到具体。 (一)从具体到抽象与从抽象到具体 1857年开始,马克思就充分注意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政治经济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成熟表述。 研究的方法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3〕P751 这条道路是经济学在它产生时期所走过的历史发展路程。例如,17世纪的经济学家的认识就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过程是经过三个有机联系的基本环节而实现的。譬如,对劳动规定性的认识过程是:先是认识具体商业劳动,认为只有商业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才是生产性的,才是政治经济学所应重视的,这就是重商主义阶段;后来认识的是农业劳动,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即产品,才是生产性的,才是政治经济学所应重视的,这就是重农主义阶段;再以后认识的干脆就是劳动,即包括商业劳动、农业劳动和其它劳动的劳动一般,斯密、李嘉图认为,这才是政治经济学所应重视的。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经济思想史,显然是个三段式。在对所谓利润规定性的认识上也是这样。重商主义从流通过程来认识利润,其利润概念是一个浑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重农主义撇开流通,但只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中具体的纯产品,这比前者抽象了一步;到了斯密、李嘉图所研究的,既不是重商主义所把握的那种浑沌的具体,也不是重农主义所研究的纯产品的抽象,而是一般利润。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劳动和利润(剩余价值)的认识系在17世纪经济学家的环节上,或称第四环。这是不正确的。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虽与它们有联系,却不属于17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范围,它是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因此,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马克思为什么不惜笔墨论述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因为它是叙述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叙述的方法是对研究方法的形式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动的历史感。而“个别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各种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4〕P38 叙述的方法是“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3〕P751这条道路是政治经济学范畴运动的道路。例如,马克思对经济学范畴的处理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由此而构成了三个基本层次的范畴体系。第一层是交换、分工、价值或价值、货币、价格等范畴组成,它最抽象,并克服了开始“是一个浑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的缺点;第二层是由雇佣劳动和资本组成,它较具体,对前面的范畴加进了新的规定性;第三层是资本主义地租,它更具体,并克服了结束时所得到的只是“简单概念”的缺点。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显然通过了一般、特殊、个别的推理过程,也就是黑格尔的“三维逻辑”。不过,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结果,其实,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