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临床案例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临床案例1

目录 内容 页码 内容 页码 极早发精神分裂症:个案及启示异烟肼所致精神障碍一例多种抗抑郁药治疗后出现紫癜:病例启示常用精神科药物特异质反应病例汇总骤停氯氮平进了ICU:三个临床提示?舒必利致QT间期延长骤停精神科药物致严重不良反应汇总奥氮平致排尿困难和阴茎异常勃起骤停佐匹克隆致严重戒断症状舍曲林诱发幻听骤停低剂量氯氮平致癫痫发作利培酮致迟发性运动障碍骤停阿普唑仑致幻觉妄想阿立哌唑致寻常型银屑病骤停维思通致木僵?齐拉西酮致尿潴留嗅沟脑膜瘤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奎硫平致血糖升高精神病性症状可能为继发性常用精神科药物少见不良反应汇总脑器质性疾病误诊为精神科状况难以捉摸的朊蛋白病:误诊报告三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恶性综合征精神科药物少见不良反应之奥氮平克一雅氏病误诊为神经症性障碍19年不出家门,如何诊断?脑膜瘤误诊为双相障碍阿普唑仑导致激越:病例启示病毒性脑炎误诊为癔症?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常用精神科药物致血细胞数量变化病例汇总怀孕近一年?结合病例谈假孕的诊治米氮平与奥氮平合用致白细胞减少一例氯氮平与环丙沙星的相互作用:死亡个案阿立哌唑致血白细胞升高一例莫名腹痛的女孩:三问三答利培酮致全血细胞减少一例【病例讨论】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联用氟哌啶醇和氯氮平致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丙戊酸钠致血小板减少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8年?帕罗西汀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61岁女性,高热、尿失禁?卡马西平相关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一例鼻部手术后情绪低落、自杀?脑部肿瘤与精神障碍第三脑室胶质瘤所致精神障碍以精神症状为首要表现的老年脑垂体瘤散发型克雅病(sCJD)患者死亡启示脑膜瘤所致精神障碍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常用抗精神病药物过量服用病例汇总100毫克 33 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 110 口服利培酮超量30倍 34 一次性口服奥氮平250mg 35 常用抗生素致精神障碍小结头孢他啶致精神异常一例左氧氟沙星致大量鲜活生动幻视一例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致精神症状一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精神亢奋一例静脉滴注氟康唑致精神异常极早发精神分裂症:个案及启示? 极早发精神分裂症存在病前期,特征为运动、语言、社交及认知发育的全面延迟。由于存在刻板行为,患者常被误诊为广泛性发育障碍。 人们对极早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了解很少,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是目前唯一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拷贝数异常相关状况。 极早发(Very early-onset)精神分裂症发生于13岁以下的儿童,以幻觉、妄想及认知损害为主要特征。其患病率尚不明确,估计为1/30,000名儿童。与极早发精神分裂症相对应的是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生于13-18岁个体;以及成人精神分裂症,发生于18岁以上个体。尽管DSM并未对三者进行明确区分,但起病年龄可能对患病个体造成不同的临床影响。 一项发表于2月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Residents Journal的文章中,Samantha Slomiak等介绍了一例6岁精神分裂症个案,并针对极早发精神分裂症的诊治要点展开了探讨。以下为内容要点: 极早发精神分裂症往往起病隐匿,病前期表现为发育迟滞及学业表现受损。在出现典型精神病性症状前,患儿常被误诊为弥漫性发育障碍。随着病程的进展,临床表现逐渐类似于早发及成年起病的精神分裂症,包括幻觉、妄想及偏执等;然而,其程度较成年起病者更为严重,致残性更高,患儿学业及社交水平受损。此外,极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比例较成年起病精神分裂症更高,提示其遗传倾向可能更为显著。 以下为一例6岁新发精神分裂症个案:早在婴儿期,患者即存在提示精神病性症状的异常行为。 病例 患儿Kyle,男,6岁,轻度发育迟滞史,近一月来表现为行为混乱、幻觉及发育退行现象。3个月时,患者开始追踪一些其父母无法看到的东西;7个月时,患儿开始将视线聚焦于他人看不见的事物,其母亲描述称,此时患儿“睁大双眼,变得非常激动,扇动双臂,绷紧双腿”。直到20个月大时,患儿才开始走路,并因此被转诊接受针对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3岁时,患儿开始与父母看不见的人对话,致使其父母认为孩子有一个想象中的朋友。5岁时,患者开始学习阅读,会对母亲说:“停下,妈妈!那些语句在顶嘴!”这一现象提示幻听的可能。幼儿园期间,患儿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留级,但可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大体上无异常行为后,自入院1个月前开始,患者出现了明确的幻觉及严重的社交退缩,常对自己说无意义的悄悄话,且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至于经常无法听从指令。 患儿的精神疾病家族史丰富:1. 母亲的一个堂/表兄弟姐妹、父亲的两个堂/表兄弟姐妹、父亲的曾祖母罹患精神分裂症;2. 父亲的两个堂/表兄弟姐妹罹患双相障碍;3. 父亲的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