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蕉轩续录 清 方浚师
●卷一
◎匪直也人《诗。 风。定之方中章》:“匪直也人。”毛传曰:“匪徒庸君。”训
匪直为匪徒,训人为庸君。朱子辑传曰:“非独此人所以操其心者诚实而渊深,盖其所蓄
之马七尺而牝者,亦已至于三千之众。”又《答刘平父书》曰:“‘匪直也人’云云,非
特人化其德而有塞渊之美,至于物被其功,亦至众多之盛。”谓可以补横渠之遗。浚师
按:朱子此说,较辑注尤为精审。不然,“ 来牝三千”一句,岂非赘设?读者不悟上下
文义,辄于逐字间求之,愈索愈远。王伯申《经义述闻》以毛传为失,信杜预注,匪作彼
字解(预注《左传。襄八年》子驷引“如匪行迈谋”)。言彼正直之人秉心塞渊。后言说
者皆训匪为非,其义不可通。如王氏云,吾不知上下文通耶?否耶?
◎孙适斋先生幼时读《聊斋志异》所纪毛文简事,末附任城孙公(扩图)跋语,不知
孙公为何人也。洎官京师,与驾航前辈(楫)同直薇省,乃悉公为寄圃节相之父,实驾航
之高祖。而软红驰逐中,亦未尝询公仕履及其著述。后十余年,予与驾航复同官粤东。丙
子,同事秋闱。公暇驾航出公家传并其遗稿见示,然后公之生平始了然于心目间。亟录之
以识高山仰止之思。按:公字充之,号适斋,举乾隆元年丙辰科乡榜。初官掖县教谕,巡
抚杨(应琚)特疏保荐。历浙江乌程、缙云、嘉兴、钱塘等县知县,发奸摘伏,人莫敢
欺。秉性方耿,不曲承上官意旨,为忌者所中,以微事落职。辛卯入都祝嘏,蒙赏还职
衔。公宦情素淡,自是绝意仕进,主莱州北海、温州东山两书院讲席,门下士多所成就。
为古文辞,下笔泉涌,法律一归严谨。著《莱游草》、《东山吟草》、《于京集》、《钓
雪集》、《秋柳集》、《田园杂诗》、《一松斋古文》。年七十一卒。集中五言如《渡河
》云:“刷黄诚善策,顺性岂陈言。”《晚泊》云:“雨声秋晚叶,灯影夜深船。”《正
月初二日雨》云:“江梅方笑靥,塞雁总归心。”《京口怀太白》云:“第一江山景,无
双诗酒人。”七言如《枫桥晚泊》云:“邻舟歌尽《懊侬曲》,夜雨滴残孤客心。”《咏
蜡梅》云:“美人迟暮曾非病,名士风流可带酸?”《秋柳》云:“金堤月细双蛾敛,玉
帐风高一箭新。”“未许风流随逝水,可堪摇落倚残阳。”皆息胎王、孟、韦、柳诸家,
别具一种悱恻缠绵怀抱。闻诸稿遗失过半,见凤一毛,殊可惜也。公又有《秋柳诗》,用
上下平韵三十首,自序云:“少陵《柳边》一首,独步千古,仅称‘叶叶自开春”一句,
著题精刻,自难多耳。逮刘宾客、白太傅、温方城之属,好为《柳枝辞》,动至如干首,
大概以柳为缘起,如医家饮剂,庖人羹汤,凡朝市、村园、江山、楼店,一切风景之地,
无不可借端设措者。于人则主言情,虽不专在别离,总以哀艳为宗。余衍为三十首,亦犹
渔洋衍《柳枝》为长律耳。予生平无一适意,感悼伤怀,复不减于昔人,诗中亦间及之,
非专咏一物核切为主者。“云云。诗多不具录。其后章有云”仆本恨人无好况,更逢楚客
话江潭。“极牢骚语,却以蕴藉出之,尤不愧风人之旨矣。
◎渔樵对问《四库全书存目》载《渔樵对问》一卷,云旧本题宋邵子撰,晁公武《读
书志》又作张子,刘安上集中亦载之。三人时代相接,未详孰是。中论杨慎所驳“有温泉
而无寒火”一条、“天何依?曰:依乎地。地何附?曰:附乎天”一条,不足为是书病;
并因其书所论皆习见之谈,疑后人摭其绪论为之。浚师谨案:朱晦翁《答吕伯恭书》云:
“康节所著《渔樵对问》,论天地自相依附,形有涯而气无涯,极有条理。当时想是如此
说,故伊川然之。”云云。据此,则是书实为邵子手著无疑也。
◎侍读名不始于唐刘友益以唐明皇读书无从质疑,卢怀慎荐马怀素、褚无量更日侍
读,为侍读名见史传之始,予前录十二卷中引之。嗣阅《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晋王绍宗
迁秘书少监,仍侍皇太子读书。此侍读之始也。他如《齐明帝纪》溧阳令钱唐杜文谦尝为
南郡王侍读,江泌为南康王侍读,梁晋安王纲以侍读东海徐ゼ为家令,东魏高澄欲用荀济
为侍读,北齐国子祭酒张雕以经授齐主为侍读。又《隋恭帝纪》代王在东宫,左右奔散,
惟侍读姚思廉侍侧。是侍读之名,不自唐始,刘氏陋矣。予因刘氏之陋而据以笔之于书,
陋更甚于刘氏也。记以志愧。
◎九江程大昌《禹贡论》曰:谓江至荆而九者,自孔安国始。其后班固之志地理,应
劭之释《汉志》,皆谓江至庐江寻阳分为九派。(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曰:“余按:秦
并天下,置九江郡,项羽封黥布为九江王,都六。《汉地理志》所谓‘九江在浔阳县南’
。沈约《宋志》:”寻阳,本县名,因水名县。水南注江。二汉属庐江。吴立蕲春郡,寻
阳县属焉。‘此时寻阳之地在江北。晋乱,立寻阳郡。后郡治于柴桑,而寻阳之名遂移于
江南。晋惠帝置江州,治豫章。成帝移江州治寻阳。时人盖因《汉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