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癌98例诊治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状腺微小癌98例诊治研究

甲状腺微小癌98例诊治研究甲状腺微小癌(TMC)指肿瘤直径≤1.0cm、术前很难发现或不易诊断的甲状腺原发癌,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一种临床亚型。2002~2010年收治甲状腺微小癌患者98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8例患者中,男20例(20.4%),女78例(79.6%);年龄20~69岁,平均41.7岁;病程1个月~19年;86例以颈部结节就诊,12例以甲亢就诊;术前诊断:疑为甲状腺癌7例,甲状腺瘤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甲亢12例。全部手术治疗,行单侧腺叶切除18例,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51例(其中有3例首次术中未确认而又行2次手术),两侧腺叶次全切除16例,13例行一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方法:98例中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83例(84.7%),其中合并甲状腺腺瘤50例(51%),结节性甲状腺肿39例(19%),甲亢12例(4%),桥本氏病2例(4%),颈淋巴结转移9例(9.2%)。原发灶直径0.2~1.0cm,平均0.47cm。单侧癌85例,双侧13例。全部病例均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其中有87例确诊,于甲状腺良性病变而术后病理才被发现为甲状腺癌15例(15.3%)。 结 果 术后随访90例均健在,8例失访,仅5例出现对侧叶肿瘤复发。3例为肿瘤侧腺叶切除术后,2例为肿瘤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后。均服用左甲状腺素片100~200μg/日。经再次手术后,5例均健在。 讨 论 WHO 1988年提出以肿瘤直径≤1.0mm,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均称为微小癌。男女比例1:6[1]。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是分化较好、恶性程度较低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好。文献报告其诊断率为6%~35%[2]。 漏诊的原因:TMC于结节小,有些结节位于甲状腺腺体内或后被膜处,查体常难以发现。有些患者常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等,在多个结节中,临床医师注意力常集中于大结节而忽略了小结节的检查。因而,术前查体要仔细,特别对于颈部淋巴结肿大而甲状腺未触及结节者,要了解其生长速度、质地、位置是否固定。各种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率较低,尤其对于多结节的腺体难以辨别。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存在假阴性。B超引导下的FNAC假阴性率可达12%[3]。 诊断:①B型超声图像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若发现结节内有细小强光点,结节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时,要高度怀疑此为癌灶,此细小强光点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特有的砂粒体声像表现[4]。本组均经B超检查,其中提示钙化疑为癌1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微小癌。②本组中86例术前诊断为良性病变,术后病理证实为TMC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故在诊治甲状腺良性疾病应想到有TMC的可能。故目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病变,特别是通过体检或B超检查发现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手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一旦确诊,可按甲状腺癌方式行进一步治疗,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二次手术中因组织黏连等原因造成的困难及减少了术后并后症的发生。③本组98例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病例中,83例得到确诊,故术中冰冻切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后标本常规病理切片,本组中15例术中冰冻切片未能确诊,报告良性甲状腺病,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才得以确诊合并TMC。 治疗:TMC病理类型绝大多数是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临床上多数处于亚临床状态,多数可终生携带,很少会发展为显性癌,预后较好。其10年病死率0.37%~4.30%[5]。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只要原发灶为单灶性,无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无颈部放疗史,且肿瘤为非嗜酸性肿瘤类型,都不必行大范围的甲状腺切除术[6]。依据B超及根据术前FNAC或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来决定手术切除范围。至少作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对两侧叶均有微小癌的应作甲状腺全切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如颈淋巴结有转移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这样既可达到治疗原则,又可保证良好的外形。由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常规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似无必要。术后常规终身服用甲状腺素以抑制TSH,并定期复查T3、T4、TSH值,根据测定结果调整服用甲状腺素的剂量。 参考文献 1 Hedinger C.Histological typing of thyroid tum ors.In WHO international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1988,11:10. 2 Noguchi S,Yamashita H,Murakami N,et al.Small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J].Arch Surg,1996,131(12):187-194. 3 B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