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皖北地区春季小麦生长情况诊断及应对措施
皖北地区春季小麦生长情况诊断及应对措施一、春季壮苗的标准
皖北地区约在2月底,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3℃时,小麦进入返青期,植株各器官生长迅速,干物质积累加快,分蘖形成第二个高峰,接着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在这个时期要求麦苗叶色青绿,次生根发生快,茎杆粗壮,叶面积指数2.5-3,高峰苗保持在预定穗数的2.5倍左右,最多不超过3倍。拔节时要求叶色稍褪淡,叶片长而不披,基部节间缓慢上升,底节蹲实,苗脚干净,春性品种4张叶片以上,半冬性品种6张叶片以上的可成穗的大分蘖要略高于预定穗数。孕穗期麦株封行,叶色青绿,叶片大小适宜,绿叶多,茎粗节短,叶面积指数6.5左右,地面可见光斑,全株青秀老健,无病虫危害。
二、群体过大的风险苗
1.形态特征:植株茂密,叶片浓绿宽厚,心叶出生快,新蘖大量发生。这种麦苗的分蘖向有效、无效两极分化期延迟,中间部分分蘖的幼穗发育进程无明显差别;群体往往过大,每亩总茎蘖数可能超过120万,造成中期郁闭封行,影响通风透光,使植株茎秆软弱,基部节间拉长,引起倒伏并易遭受病虫危害。
2.发生原因:这类麦苗通常是由于茬口早、土质好,基肥、苗肥施用量过多引起春季猛发所致;或者播期偏早,播量过大,在暖冬的条件下,形成春季旺长所致。
3.转化措施:中管理上应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进行蹲苗,促使两极分化提前,以改善光照条件,促进形成壮杆大穗。
(1)严格控制返青期的肥水,以抑制麦苗中部倒4、5、6叶叶片的生长,防止过早荫蔽,直到拔节时叶片轩淡,才可酌情追肥和灌拔节水,如叶色一直不褪淡,就可以不再追肥。
(2)在拔节前进行适当镇压,可以抑制主茎及大分蘖窜高,控制中部叶片,使麦杆节间缩短,对预防倒伏有一定作用主。
(3)条播麦田在返青以后,结合锄草进行深中耕,深度7-10cm,以切断麦苗的部分根系,起到蹲苗和控制无效分蘖的作用。
(4)对有倒伏危险的麦苗,在返青后拔节前可使用矮壮素进行控制。一般用50%矮壮素水剂50g兑水10kg,配成0.25%浓度的水溶液,每hm2均匀喷雾600-800kg。矮壮素对小麦的营养器官,特别是基部第一、第二节间的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不仅可使节间缩短,还能使茎杆的机械组织增厚,提高充实度,叶片也变得短而宽,因而增强了抗倒能力。矮壮素对结实器官一般没有不利的影响,但在操作时,必须按照规定控制用药量,如用药量过大,将延迟成熟,粒重减轻。
三、分蘖不足的瘦弱苗
1.形态特征:这种麦苗返青较迟,叶薄色淡,无光泽,下部叶片干枯,绿叶面积小,分蘖少,次生根少,总茎蘖数不足;在返青、拔节期间生长缓慢,新叶短而窄,新根少,老根锈,茎秆细而僵硬,植株矮小瘦弱。
2.发生原因:春季发生的瘦弱苗,主要原因是瘠、碱、晚、湿四种。
(1)瘠,指土壤缺氮或者严重缺磷,养分不足,不能满足小麦春季生长的需要。
(2)碱,主要是指淮北北部的花碱地,在春季因蒸发量增大,常常发生返盐现象,以致表土层的土壤水分含盐量过高,影响小麦正常吸收养分,形成黄僵瘦弱苗。
(3)晚:指播种过迟的晚茬苗,积温不足,生长量小,长势弱。
(4)湿,就是土壤含水量过高,返青后小麦植株生机旺盛,需水、肥量增大,如土壤中水多气少,根系发育不良,就会产生生理缺水、缺肥现象,所谓“尺麦怕寸水”就是这个道理。
3.转化措施
(1)对土壤缺肥而形成的瘦弱苗,应搞好春季肥水管理。拔节孕穗阶段,是小麦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一个时期,是第二个吸肥高峰期。但追肥必须慎重,要根据苗情和地力,掌握好施肥的时间、方法和数量,防止因麦苗瘦弱而操之过急,施肥过多、过猛,造成春季猛发,使麦苗中部叶片猛长,无效分蘖增加,封行过早,通风透光不良,而发生倒伏和遭致病虫、高温逼熟等自然灾害。
对生长量不足并有脱力现象的瘦弱苗,要早施返青肥,作为接力肥,数量不宜过多,以每hm280kg尿素,兑水打洞穴施或顺行条浇为宜,促进麦苗快返青,早出新叶。拔节孕穗肥,应在叶色正常褪淡,分蘖己出现两极分化,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进行,每hm2用尿素80kg,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小花分化,这是弱苗转壮的最后一个关键时期。
(2)对因盐碱危害而发生的瘦弱苗,应在土壤化冻后,春季返盐高峰期到来之前,及时浇灌返青水,达到以水压盐的目的。浇灌返青水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量,以控制土壤盐分上升,危害麦苗。
(3)对晚茬麦的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缺肥补肥,缺水补水,并可试行加盖塑料薄膜,以增温保湿,对促进快出叶,多分蘖,加快发育进程,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4)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麦田,应在下雨以前及早清沟理墒,做到沟系配套,排水畅通;同时,在春季要预降内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男人白兰地-会撒娇女人.doc
- 男女有别根源-基因表达.doc
- 男子不育两大病因及诊疗.doc
- 男性不吃早餐 性感度降低.doc
- 电针镇痛疗效影响因素探究进展.doc
-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参数测量临床探究.doc
- 男性乳房发育症术后并发症防治及护理.doc
- 男性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经会阴途径行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体会(附112例报告).doc
- 男性外生殖器冻结性冷伤治疗体会.doc
- 男性型脱发患者对毛发移植手术需求调查及研究.doc
- 5 《建筑工程成本动态控制中的成本控制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叶酸修饰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禁系统远程管理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优化与新型微生物群落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化学实验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案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与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版:校园植物病虫害防治科普教育对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启示与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科技节活动在小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 《文化遗产旅游解说系统与旅游目的地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高中化学实验报告评价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