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皮下搔刮术治疗难治性腋臭32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下搔刮术治疗难治性腋臭32例

皮下搔刮术治疗难治性腋臭32例腋臭为美容外科常见疾病,可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腋臭经过治疗后由于治疗不彻底、复发和再治疗周围新出现的需要重新治疗的这一类腋臭,称之为难治性腋臭[1]。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皮下搔刮术治疗难治性腋臭32例,随访半年以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18~45岁,均为双侧。术前曾行外擦药物治疗9例、局部注射4例、电灼术4例、单纯切除2例、搔刮术12例、肿胀抽吸术1例。本组均采用皮下搔刮术。 2手术方法 2.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腋窝备皮。沿腋毛外缘旁开0.5cm左右画线标识手术范围。取平卧位,双上肢外 展、屈肘,暴露腋窝,双手置于头部两旁。小外科包一个,腋臭刮匙一把,配制0.5%利多卡因80ml,2%利多卡因20ml+0.9%生理盐水60ml+0.1%肾上腺素注射液5滴。 2.2手术切口:腋毛分布范围较小者,可在腋窝的远端作一顺皮纹切口,长约0.5cm;腋毛分布范围较大者,可在腋窝的中部作一顺皮纹切口,长约0.5cm。 2.3手术步骤:常规消毒铺巾,先行一侧手术。局麻后,切开皮肤,于真皮下与脂肪层间作钝性分离至标识范围,完全游离皮瓣。如果皮瓣下有瘢痕粘连,可用剪刀将瘢痕剪开松解。置入腋臭刮匙,将刀刃面贴紧皮瓣内面进行搔刮,从切口清理出搔刮下来的汗腺、脂肪组织或瘢痕组织,挤出渗血,生理盐水冲洗腔隙,挤除残留盐水,在腔隙内注入1%碘伏2ml左右使其均匀分布,挤除残余碘伏。0/5号丝线缝合切口,1号丝线于术区前后两侧对称性缝合2~3对打包线,打包固定。待另一侧打包固定后,两侧外加“8”字绷带固定。口服抗生素5~7天,术后第2、5天换药,第7天左右拆线,术后两周内上肢避免大幅度活动。 3结果和讨论 3.1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30例腋臭异味完全消失,2例有轻度异味存留。 3.2讨论:难治性腋臭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①可能与大汗腺分布的范围、深度有关。陈锡唐认为,大汗腺的分布与毛囊在数量、密度上是一致的[2]。因此这也是通常都以腋毛分布的范围作为手术范围的依据。但李菊妹认为,大汗腺分布范围要大于腋毛分布的范围[3]。所以,我们把手术范围扩大到腋毛范围旁开0.5~1.0cm,可能在治疗预防难治性腋臭出现有一定的作用。赵辨认为,大汗腺一般位于皮下脂肪层,偶见于真皮深部和中部[4]。一般来说,手术的层次通常在真皮与脂肪层之间。位于真皮与脂肪层间的大汗腺可能由于搔刮被直接清除,而位于真皮层内的大汗腺就很难清除;②周边可能有新的大汗腺发育成熟。陶政认为,24岁以下患者手术后可能在腋毛区以外形成新的大汗腺[5]。在临床上,我们也发现一些年轻的患者,几年后在治疗周围出现新的臭味。这是否意味着在治疗周围出现新发育成熟的大汗腺,这仍然需要临床进一步观察;③大汗腺有可能恢复分泌功能。贺丁辉报道被剪的毛囊和大汗腺在2~3个月能恢复生长功能[6],但李菊妹报道大汗腺修剪术后2年的患者无复发现象[3]。因此破坏后的大汗腺能否恢复分泌功能还有不同认识。④治疗的方法、手术的术式有关。在腋臭的治疗中,像外擦药物、局部注射硬化剂以及毛囊电灼术,用于治疗腋臭异味比较轻的患者效果良好,对腋臭异味比较重的进行治疗效果就比较差,出现难治性腋臭的几率就比较高。像目前开展得比较多的微创治疗,如小切口皮下搔刮术、皮下肿胀抽吸术和皮下修剪术,是目前最多采用的方法,难治性腋臭出现几率相对比较低。局部切除术,该术式往往比较迁就,故难治性腋臭出现的几率也比较高。⑤可能与手术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有关。像皮下搔刮术、抽吸术,手术操作是在盲视下进行,手术搔刮的程度完全依赖操作者的经验。所以,手术操作不熟练,难治性腋臭出现的几率可能要高一些。 手术要点:①分离要完全:手术治疗后的区域,其真皮与皮下组织间比较致密、或有条索状组织。分离时,可用组织剪剪开松解条索状组织,使真皮与皮下组织间完全分离。对原来采用局部切除者,分离时,应在切口瘢痕的两侧进行分离,切口瘢痕一般不作分离,防止分离后切口瘢痕坏死。②选用比较锋利的刮匙:锋利的刮匙,可以很容易地刮除附着于真皮下的组织。③交叉搔刮:在搔刮时,先采用一个方向彻底搔刮,然后再作与原来交叉或垂直的方向进行搔刮,经过这样搔刮一般比较彻底。④彻底清除被搔刮下组织:搔刮后要彻底清除被搔刮下组织,可采用刮扒和盐水冲洗的方法,防止被搔刮的组织存留和复活。⑤打包要确切:皮下分离后,形成的创面比较大,创面的止血完全依赖打包和加压包扎。打包压力一定要均匀,不留死腔,外固定要确切。⑥拆包时间一般为7~9天左右。 术中判断效果的指征:①搔刮后声音清脆;②搔刮后无大汗腺等组织脱落;③皮瓣内面平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