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牙釉质龋表层带形成原因
研究牙釉质龋表层带形成原因【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268-01
【关键词】牙釉质龋表层带
龋发展过程中,釉质内出现四层有特征性的带,他们分别代表了龋破坏的不同阶段。在四层病变中,表层带是一层相对完整、损害较轻的薄带,研究它的形成机理对理解龋损的破坏与修复有着重要意义。有人认为表层带的形成与表层釉质结构有关,也有人提出周围环境、致龋条件决定了表层带形成。本文通过对自然龋形态的观察及人工龋实验结果的分析,着重讨论了表层带的厚度及形成原因。
材料与方法
1 自然龋牙:口腔外科拔除的表面有白垩改变的早期釉质龋牙100例。沿龋损区纵剖开磨成100μm厚的牙薄片,在正交偏光下分别经水、乙醇、喹啉介质浸渍,观察釉质龋表层病变的形态变化。
2 人工龋模型:本实验共用正常牙40颗,分切后得牙块,平均分为10组,每组牙在各自的条件下制成人工龋。本实验用的三种致龋方法是:(1)酸性明胶人工龋:用国产明胶分别配成11%、5%、3.5%和2%浓度的明胶液,溶液含有0.1M的乳酸液,用10mM NaOH将PH调至4.6。实验用牙分组方式是:①同一牙分切成3块,共用10颗牙,在5%、3.5%和2%酸性明胶液内浸泡。(2)酸钙人工龋:配好的含有0.1M乳酸液内加入定量羟磷灰石溶液,溶液内钙离子浓度为3mM。用NaOH将PH调至4.6。每一实验用牙分切成二块,其中一块磨去表层釉质,共用10颗牙。(3)乳酸酸蚀人工龋:0.1M乳酸液,用NaOH将PH调至4.6。共用10颗牙。用指甲油涂在正常牙面,留约1.2?宽、5-7?长的开窗面,将涂好的牙悬挂在人工致龋液内,致龋液保持37℃恒温。明胶乳酸液每三周换一次,酸钙人工致龋液每二天换一次,单纯乳酸液不换液,泡三天。
结果
1 自然龋的表层带:用水浸渍釉质龋磨片,偏光镜下见100例早期釉质龋中90例表面有一层负性双折射的薄带,称表层带。表层带平均厚度在40μm,最薄15μm,最厚180μm。76%的表层带厚度在15-45μm内。表层下方是正性双折射区,为损害体部。如将浸渍介质换为喹啉或进口树胶,表层带下方的正性双折射区转变为负性双折射,表层带和损害体部融为一体。故当用喹啉或进口树胶作浸渍介质时,没有表层带出现。10例没有表层带的釉质龋中有6例龋损深度已超过500μm。
2 酸性明胶人工龋的表层带:5%、11%、酸性明胶使未去表层釉质形成有表层带的人工龋,而2%、3.5%酸性明胶液造成的人工龋中没有表层带出现。统计结果表明由11%和5%酸性明胶液形成的表层带厚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当表层釉质被去除后,则5%酸性明胶不能形成表层带。5%酸性明胶使未去表层釉质形成表层带,而去表层釉质不形成表层带,说明釉质表层结构与表层带形成有一定关系。
用11%酸性明胶液浸泡去表层釉质的实验结果是:10例去表层人工龋中5例有很厚的表层带出现 ,平均厚度为141μm。其余5例仅有透明层,没有表层带、损害体部和暗带出现。
3 酸钙人工龋的表层带:含有3mM钙离子的乳酸液可使未去表层釉质形成 表层下脱矿,表层带平均厚15.56μm.去表层釉质没有表层带形成。
4 乳酸酸蚀人工龋表层带:在PH4.6,0.1M乳酸浓度下,去表层和未去表层釉质均无表层带形成。偏光镜下见部分表层釉质被蚀去,残留的酸蚀釉质为正性双折射区。
讨论
1 表层带的厚度:偏光显微镜、软射线片和扫描电镜均可用于表层带厚度的测量。多年来,许多学者对表层带的厚度进行了研究,其所测得厚度,偏光镜下表层带平均厚40μm。观察中还发现5例表层带厚度超过120μm的早期自然釉质龋损。人工龋表层带厚度多低于自然龋。酸钙人工龋表层带仅有15μm。11%酸性明胶人工龋表层带稍厚些。11%酸性明胶形成的表层带比5%酸性明胶形成者稍厚,但在统计学上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本人认为表层带厚度与龋深度无关,如本研究自然龋标本中第16号表层带厚90μm,龋损深为165μm,而第20号龋已深达652μm,表层带仅有15μm厚。用统计学方法处理100例龋损的结果表明龋损深度与表层带厚度之间无相关关系。
2 表层带的成因:30年代中外研究人员用显微射线法发现釉质龋表面有一层薄的阻射带。后来,表层带一词逐渐被接受。在人工龋实验中,去表层釉质仍能形成表层带,证明单从釉表层结构与表层下不同来解释表层带的形成是不完善的。也有人从物理化学角度来说明表层带的形成,认为表层带的固态和液态间化学动力学活动的结果。
本实验结果表明,表层带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它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在PH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用5%酸性明胶或含有3mM钙离子的乳酸液制成人工龋时,未去表层釉质有表层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益气养血解毒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早60例观察.doc
- 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oc
- 益气养阴方联合蚓激酶胶囊防治IgA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doc
- 益气养阴法干预肿瘤化疗患者气阴两虚证临床探究.doc
-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肾炎体会.doc
- 益母草药理作用及妇科临床应用.doc
- 益气养阴法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20例.doc
- 益气养阴法配合放疗治疗肿瘤30例临床观察.doc
-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治疗儿童声带小结49例.doc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doc
- 房地产行业研究:地产数据维持底部盘整,部分房企率先业绩好转.pdf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持续看好创新药,关注头部pharma转型成果.pdf
- (推荐!)汉语拼音6 j q x【精华版·教案版】.pptx
- (推荐!)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管理英语4》单元自测1-8参考答案.docx
- (推荐!)汉语拼音6 j q x 课课练.pptx
- (推荐!)汉语拼音8 zh ch sh r 课课练.pptx
- (推荐!)汉语拼音9 y w 课课练.pptx
- (推荐!)汉语拼音3 b p m f 课课练.pptx
- (推荐!)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任务—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 (推荐!)汉语拼音7 z c s 课课练.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