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临床使用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临床使用价值

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临床使用价值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应用范围较广,在临床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常用的有:作用于全身的磺胺嘧啶(SD)及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作用于肠道的磺胺脒(SG)及肽磺噻唑(PST)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柳氮磺吡啶;外用的磺胺醋酰钠(SC)、磺胺嘧啶银(SD-Ag)及磺胺米隆等。该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比较弱,但作为广谱抗菌药,有其应用价值。由于它可产生明显的肾毒性(老年患者尤甚)及骨髓抑制、皮疹等,故目前作用于全身的复方制剂只有复方新诺明(SMZ+TMP)、增效联磺(SD+SMZ+MP)还广泛用于临床。二者的半衰期是SD17小时,SMZ为11小时,故二者都只须1日服用2次,短期服药时只须多饮水即可。服药时间超过3天或流脑治疗需加量服药时,则应伴服碳酸氢钠,以利安全。如重症流脑需输注SD时,稀释液应采用生理盐水,稀释量应<200ml,以便在2小时内输完,以免在空气影响下析出SD结晶。?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药,口服后迅速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一般经2~4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峰,长效磺胺较慢,为4~6小时左右。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口服难以吸收,在肠道内保持较高浓度而发挥抑菌作用。? 细菌对磺胺药较易产生抗药性,当剂量、疗程不足时更易发生。其中以葡萄球菌最易产生,其次为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各种磺胺药间有交叉抗药性,当磺胺药与甲氧苄胺嘧啶(TMP)合用时,不仅使前者的抗菌作用增强,而且还可减少或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临床上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磺胺嘧啶(SD)为首选,其次可选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SMZ+TMP。预防用药可选用磺胺甲氧吡嗪(SMPZ)、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 治疗一般性的全身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丹毒、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等),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葡萄球菌引起的疖肿,可选用SD、SMZ或SMZ+TMP等。? 对于泌尿道感染,例如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可选用磺胺异恶唑、磺胺间甲氧嘧啶(SIZ、SMM),因其乙酰化率低,排泄较快、尿中原形药达80%~90%,且溶解度大,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也可用SMZ+TMP。? 对于肠道感染,如肠炎、菌痢等,可用磺胺脒、酞磺胺噻唑、琥磺噻唑(SG、PST、SST),后两者极少吸收,不良反应少见,疗效也优于SG。近年来,由于抗药菌株的增多,对于肠道感染,磺胺药已不作为首选,但SMZ+TMP对菌痢有较好疗效。? 对于局部感染外用药,磺胺酯酰钠(SA)疗效较好。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其钠盐接近中性,对组织刺激性很小;常用10%~30%溶液滴眼治疗结膜炎、沙眼等。灼伤感染和创面感染可用甲磺灭脓(SML),该药对于绿脓杆菌作用较强,在坏死组织及脓液中仍有效。缺点是应用时局部有疼痛、烧灼感。磺胺嘧啶银SD-Ag(烧伤宁)抗菌效力较SML强,且有收敛作用,而无明显刺激性,适用于烧伤、烫伤的创面感染。? 根据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在应用磺胺类药物时应注意:①PABA对乙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合力比磺胺类药强约万倍,所以使用磺胺类药时,要菌剂须加倍, 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抑菌浓度。②脓液和坏死组织中含有大量的PABA,可减弱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矿应注意排脓和清洗。③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等在体内水解产生PABA,也可减弱磺胺类药物的疗效,所以应用时应加以注意,但磺胺米隆除外。④人体细胞能够利用外源性叶酸,因此磺胺类药对人体毒性小。⑤不需叶酸或能利用现成叶酸的细菌对磺胺类药不敏感。⑥细菌对各类磺胺药有交叉耐药性。? 而磺胺增效剂,即TMP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单用易引起细菌耐药性,最初发现能增强磺胺药的作用,故称磺胺增效剂,后来进一步证明与某些抗生素合用也增效,故称抗菌增效剂。? TMP的抗菌机制是抑制乙氢叶酸还原酶,使乙氢叶酸不能还原成四氢叶酸,从而阻止细菌的核酸合成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合成代谢遭受双重的阻断,增强磺胺药物抗菌作用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对某些菌呈杀菌作用。同时二药合用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甚至对已耐药的菌株也可抑制。所以,应极力主张生产推广含有 TMP的复方磺胺制剂,以及其他抗生素与TMP组成的复方制剂,以达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磺胺类药物的价格便宜,便于应用,在没有抗药菌株的前提下,其效价与其他抗生素相当,甚至更高,又避免了某些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不良反应。另外 , 对治疗急性单纯性尿道感染可作为首选药之一。? 有关化合物发展的衍变? 由磺胺发展而来的其他类型的衍生物,临床屡见不鲜,如砜类化合物氟苯砜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用于麻风病的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