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扆山随笔(第1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扆山随笔(第1期)

扆 山 随 笔 第一期  高一1、2班主办组 2007年9月25日 扆 山 一 景 高一(2)班  陈丹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苏轼眼中,西湖宛如一位翩翩仙子,淡妆美,浓抹亦美。而在我眼中,砚池虽不若西湖般广阔,却多了几分灵趣,多了几分江南小池的隽秀。 砚池是我们教学楼前的一个小池,池旁一古木遮荫,池下游鱼嬉戏,好不愉快。王冕曾经就写过这样的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虽然这诗写得并不是我们学校的砚池,但我看这首诗正是我们的砚池而作。砚池旁边,书香袭人,古筝悦耳,钟声绕梁。 刚到一中时,我对一中里的一切都很好奇,而最先吸引我的眼球的却是这池里的一群群鱼儿,它们像一条条彩色的波浪,不时在池面翻滚着,一只只鱼儿都猛足了劲,撅着小嘴不停亲吻着水面。一有人声,便聚集而来,丝毫没有畏惧生人。只要有人往里头扔面包,它们的反应速度可真够灵敏,一拥而上,像一簇簇盛开的“水花”,看着它们争食的样子别提有多开心了! 太阳渐渐爬上了高空,散发着它炙热的光芒烘烤着大地,每当悠悠的古筝声出现在寂静的校园,就能看到一群同学站在树荫底下,望着砚池里的鱼,时而欢笑,时而嬉闹,此时的他们仿佛也成了一只只鱼,一只只游戏在砚池外的鱼…… 雨天的砚池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稀稀点点的雨粒儿拍打着水面,似乎想压下鱼儿们高傲的脑袋,可越是这样,更多的鱼儿就把自己的小脑袋探出水面,仿佛是向天空的一种无声的抗议,雨中的砚池显得更迷人。透过那层层水帘,我看到砚池旁的那棵大树正抖动着自己笨重的身躯,它抖出了一身美丽,溅出了一地的晶莹。雨中,砚池的源头正不断地冒出股股新水,水池中央的一小簇似乎是莲花的植物也尽情地享受这免费的淋浴,叶儿绿得发亮,又是一片好春光呀! 砚池,因为身在扆山而更加深遂;扆山,因拥有了砚池而更加动人! 那些离地去的背景 高一(7)班  林沁欣 初中时学过朱自清的背影,那时,对文章并没有多少的感触,只觉得文章里那笨拙的父亲是多么的可笑,何必如此的疼惜自己的儿子,认为文章中的亲情是那么的普通,大家都显而易见的。 前段日子,父亲买了本《读者》给我,在书里,我看到了另一个关于背影的故事,而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与之前那篇却是截然不同,我,被感动了,并不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文笔比朱自清的好,而是因为这两年的时光,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人情事故,对文章,也有了不同的见解。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这是文章中的一段话,每次读到它,心里都会感到些许疼痛,脑海也会出现一个个离别的场景,才发现,那背影是如此的高大而憔悴。 记得姐姐刚上大学的时候,在那个分别的上午,爸爸和妈妈帮她的宿舍安置妥当后将要离去时,一向倔强的姐姐竟然站在门前大哭起来,太多的不舍、太多的思念,使得这个成人的少年依旧流下单纯的眼泪,而留给她的,却是两个从前天天见到而现在要离去的背影。 就因如此,我不喜欢离别的场景,因为那儿总有叮咛的话语,辛酸的眼泪和寂寞的背影。每次当有家人将要离开远行的送别之时,我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让别人去送行,因为我知道那种场合最容易让我流泪,这样更使那个要离开的人感到不舍。我趴在窗台上,望着他们坐上公车,然后目送他们离去。或许我是个不喜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的人,我只习惯于用眼睛来送别他们。 小时候,每当家人送我去幼儿园时,望着家人把我丢在幼儿园而独自离去后的背影,于是小小的眼睛就被泪水充满了,那时候觉得那个背影是多么的无情,而我却在单纯的望着那个背影,等候他们消失前的回头一瞥或者回来告诉我:“他们不忍心丢下我。”但是他们没有,一次都没有,而我的哭声也没有丝毫减弱,直到自己喉咙嘶哑了,知道他们不理我了才肯罢休。 今年年初,在殡仪馆里,望着躺在里头的奶奶,我的心里出现了从没有过的痛苦和难过,那曾经被我叫做:“妈妈(因为每次这样叫她,她都笑的很开心)”的人,现在却静静的躺在那儿,任我如何呼唤她,她却怎么也不理我了。最后的离别,在奶奶要进焚炉前,我那时没有再逃避,任由泪水朦胧双眼,我深深深深地凝望,用力记得奶奶最后的面容,奶奶的背影和那曾经抚摸着我的手。这最后一次的目送,希望奶奶她知道。 每当想起这些离去的背影,眼泪便不由自主的溢出我的眼眶,那些背影,那些我想念着的背影,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他们把他们的背影贮存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随时可以看见他们,让我记起那一个个不同的场景,使我知道,那些曾经我深爱的人,他们没有离开,他们还在远方爱着我,因为,因为那些背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离别,只不过是你的眼睛,你的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