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文言虚词系列练习(第2套)(学生版).docVIP

高三复习-文言虚词系列练习(第2套)(学生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复习-文言虚词系列练习(第2套)(学生版)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二) 文言虚词练习(七)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3.曾不若孀妻弱子( ) 4.以为莫己若者( ) 5.虞兮虞兮奈若何 6.若属皆且为所虏( ) 7.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1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1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13.望洋向若而叹( ) 二、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人之思,3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5.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7.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9.所以遣将守关者( ) 10.所以游目骋怀( )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 二、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吾1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钦。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1.有为青年( ) 2.君家妇难为3.谁4.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为古人以俭为美德君既为府吏十七为君妇自名为鸳鸯冥有鱼,其名为鲲始尔未为久12.非为织作迟13.为秦宫人。( ) 14.为仲卿母所遣。( ) 1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17.公为我献之。( ) 18.阿母为汝求。( ) 19.慎勿为妇死。( ) 20.如姬为公子泣。( ) 2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二、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1为( )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 )至理,当3为( )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 )巫所惑。巫者,以诡5为( )业,其所6为( )皆7为( )利也。故8为( )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 )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 )? 文言虚词练习(十)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5.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 6.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7.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8.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9.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 10.且焉置土石。( )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二、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 ),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 ),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 )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焉( ),骄而轻敌,5焉( )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 )?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