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子世界-优秀高中生都不是校园里呆出来(下).docVIP

苇子世界-优秀高中生都不是校园里呆出来(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苇子世界-优秀高中生都不是校园里呆出来(下)

苇子世界:优秀高中生都不是校园里呆出来(下)调查半年反击“妖魔化90后” 我曾在网上写过一个“请不要叫我脑残”的帖子,内容很简单,就是想给我们“90后”正名,谁知却招来了一片骂声。有的说我本来不脑残,但发了这个帖子就脑残了。那个帖子发了一年多了,早就沉得没了踪迹,前不久我去打开来看,居然还有人在那儿回帖。 我们每天封闭在校园这座象牙塔里,每日早晚来去匆匆,奔走于家与校园之间,让人倍感紧张的大大小小考试颇多,学习的也都是教育部颁发的正规教材。与老前辈比起来,我们只不过更潮、更反叛一些,把外面的世界想象得更美好单纯一些,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更直接一些罢了。 真实的“9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了反击那些说法,我在班上做了一次调查,包括理想传统、社会热点和金钱观三个方面。 第一份调查是关于渣滓洞、白公馆的,题目叫做《歌乐山,“90后”不知道的故事》。我极力模仿报社记者哥哥姐姐的语气设计了一组问题。没想到大部分同学虽然很小就去过歌乐山,不少人还在烈士群雕前宣誓加入了少先队,但至今对烈士们的事迹并不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许云峰、陈然到底何许人。我一问《红岩》,“90后”居然全体OUT,狂晕! 第二份调查是关于讨论几个潮人的,题目叫做《来看看“90后”对韩寒、郭敬明、凤姐说些什么》。我见到一些网友(包括不少国内外媒体)总爱把韩寒、郭敬明误认为是我们所有年轻人的公众偶像,但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呢?我一共调查了9位同学,在“你喜不喜欢韩寒和郭敬明”这一问题中,7位同学直言不喜欢他们,也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一位女生还说:“他们与我们90后无关啊。”而对于“是否赞同凤姐这样 油灯女孩向娜的圣诞梦 因为我做的这三份调查的帖子,使我有机会认识了一家青少年媒体的年轻记者和编辑老师们。第一次去他们那儿接受采访时,一位姓周的老师送给我许多他们出的刊物,和我聊起自己亲身走访贫困山区学生家庭的经历:“我们找到你,是想通过你写一些帖子发在网上,充分借助网络媒体这个平台,希望社会能对他们给予广泛关注。” 周老师告诉我,在重庆石柱县悦来中学有个女生名叫向娜,她住在千野草场大山里,情况很糟糕。家里四年没通电了,每天晚上全家人仅靠一盏油灯照明。 几天后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上完最后一节政治课,就在周老师等人带领下,从重庆主城区驱车二百多公里,前往石柱县鱼池村向娜的家。说实话,我挺疲惫的,为了抢时间,我一路在车上赶做家庭作业。 时令已是冬天。我们出发的时候在下雨,到了千野草场不凭借实力,只凭雷人表现奠定星途的做法,所有同学都表示不赞同。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我第三份调查啦,名叫《“90后”同学的Money观》。做这个调查,完全起源于一个偶然事件。话说某日,班上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有个男同学放在自己书包里的800块钱不翼而飞了,数目不算小,当时大家都被吓住了,生怕沾惹到嫌疑。老师采用排除法一个一个询问,其中也包括我,因为我的座位离他不远! 老师如福尔摩斯再生,一圈查问下来,已心里有数,站在讲台上说,希望拿钱的那位同学主动到他办公室去坦白。想不到就在当天下午放学之前,那位男同学丢失的800块钱,突然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他的书包里! 这事让我顿生想法,虽说我们每天关在校园里,但也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同样也会频繁地接触到钱。班上同学相处得都很好,却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对于我们来说,钱财早就不再是身外之物了。而对“钱”这东西,大家究竟是什么态度呢?调查很成功,虽然都还未到当家才知盐米贵的年龄,但同学们生动直率的只言片语,已清晰地表达出对金钱的不同概念。 我把这三个调查发到网上,即引起《重庆商报》一位美女记者的兴趣,一番面对面采访之后,她在报上写了《高二女生调查半年,反击“妖魔化90后”》的专题报道,文字和照片几乎把大半个版面都占据完了。 记得那天刚好有电脑课,随便上网查了查,看见新华网、中新网以及全国100多家主流媒体当天就转载了,还有几个教育专家为此写了评论文章。我简直激动得脑壳都晕乎乎的,又不敢在课堂上炫耀,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鼠标把那篇报道不停地上下拉动,反复阅读,高兴得一时找不着北。大山中,绵绵细雨变成了银白色的朵朵雪花,在灰暗的天空中不紧不慢地飘飞着。当向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家里见到我时,这名初二的小女生表现得格外兴奋。她殷勤地牵住我的手,将我带进漆黑的屋子,随即背过身去,摸索着,从陈旧的衣橱顶上端出一个铁盘,用打火机点燃了油灯。原来我们还没来之前,为了节省灯油,他们一家子就这样在黑暗中呆着! 向娜十三四岁左右,个头不高,脸圆圆的,皮肤稍显黝黑,一双清澈的丹凤眼里透着聪明,让我想起了语文课本节选的《边城》里的翠翠。我们彼此自我介绍,我大不了她几岁,便让她叫我“苇子姐姐”。她点点头,怎么也掩藏不住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