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欣之-我指挥开国大典鸣响礼炮
许欣之:我指挥开国大典鸣响礼炮1949年10月1日,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广场顿时礼炮齐鸣,国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
当年受命组建开国大典礼炮队、并担任开国大典鸣放礼炮的指挥官的就是许欣之老人。许老今年92岁,离休后现住解放军某部驻郑州干休所。听笔者说明来意,许老欣然打开了记忆之门――
受命组建礼炮队
1949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时任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作战科长的许欣之,匆匆赶到司令部。司令员高存信向他下达了一个光荣而重要的任务:临时组建一支礼炮队,在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上鸣放礼炮,许欣之被任命为礼炮队指挥官。
许欣之明白任务的重要性,他既高兴又紧张。作战打仗他能做到弹无虚发,但鸣放礼炮却是和平形势下的一门新课题。从接受命令那一刻起,许欣之就绷紧了神经,他和作战科副科长韩怀志、作战参谋沙复新一起挑选炮手,并制定了严格的选择条件:一、炮长必须是连排干部,炮手是班排干部。二、必须是在战斗中立过战功的英雄才有可能被选上。三、用来鸣放礼炮的火炮必须是战争中的功勋炮。
因为1门炮需要3位战士负责,所以最终选出了160多名炮手。炮手全部到位后,许欣之把他们拉到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内开始了艰苦的训练。鸣放礼炮看似容易,要求却极高。54门礼炮一齐鸣放28响,必须在2分05秒内与奏国歌、升国旗同起同落,而且这54门礼炮要齐发28响,必须同时打出一个声音,完全同步,每一响的间隔时间仅仅是4秒多。“54”和“28”都有着它的深刻寓意。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54个领域、界别的人士,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为了达到这样的严格要求,炮手们必须在5秒内完成取弹、装填、发射、退壳等一系列动作。动作要求虽然简单,但要做到迅速、一致,整齐划一。比如装填的时候,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把炮弹推进炮膛,同时要单膝下跪。如果一个动作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时间上的偏差,使礼响中出现杂音。
7月是北京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战士们每天都要在高温炙烤下训练8个小时,他们中的很多人手磨破了,胳膊也累肿了,手套不知磨烂了多少双,但从没有一个人抱怨过。
历史性时刻打了“漂亮仗”
转眼,许欣之和他的礼炮队已刻苦训练了近3个月。一天,他接到上级命令:在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鸣放礼炮。
1949年9月21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在中南海召开,因为会议时间定在晚上7点开始,根据上级指示,许欣之的礼炮队要在开会时鸣放礼炮,用9门炮打出54发(响)。9月21日下午,许欣之率领礼炮队进驻中南海,他们把炮位选在了怀仁堂的左前方,炮口冲着中海,仰角为35度。晚上7点,许欣之接到了大会秘书处指示放炮的命令。随着他令旗一挥,声响一致、有节奏的礼炮次第打响,新中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正式开始了。
许欣之的礼炮队受到了上级的表扬,称赞他们打得非常好。其实,在鸣放礼炮前许欣之一直提着心,如果一位炮手出了问题,那么打出来的响声就会出现杂音,影响鸣炮的整体效果。没想到第一次“上阵”就打了个漂亮仗,大家对在开国大典上完成任务更有信心了。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了!
10月1日那天凌晨,许欣之带队赶往天安门,他和战士们按照指定位置,把礼炮摆放在天安门东侧一个叫三座门的地方,向东一字摆开了54门礼炮。许欣之和战士们全部身穿专门为开国大典制作的新军装,头戴钢盔,腰系武装带,足蹬长筒靴,个个威武挺拔。
下午两点多,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三点整,毛主席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宣布开国典礼开始,许欣之接到了鸣放礼炮的命令。
庄严神圣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只见许欣之把手中的小红旗用力往下一挥,然后洪亮地发出命令:放!一时间,国歌声、礼炮声、人们的欢呼声在天安门广场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炮声过后,许欣之和战友们听到54门礼炮28响打出的是一个声音,他激动得当场流出了热泪,而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战士们更是在激动的泪水中抱在了一起。
令许欣之更加难忘的是10月2日这天,他收到代表礼炮队去北京饭店参加国宴的邀请。可惜的是,当时许欣之忘了把请柬保存好,这也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想看国庆60周年盛典
“那场面太难忘了,无数革命志士为之浴血奋战多年的新中国终于成立了!”采访中,许老因为激动,多次流出了眼泪。
许老虽然九旬高龄,但他口齿清晰,记忆力很好。接着,他回忆起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许老祖籍杭州,1917年出生于河南开封。1938年,他和几个思想先进的热血青年长途跋涉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加入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七大队第二队,投身到了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之中,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学业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