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绪论-2-交换技术课件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第 1 章 绪论 【本章内容简介】 绪论是本课程的奠基部分,也是对课程整体的概述。 本章从交换与通信网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交换设备在通信网中的地位以及电信网络常用的交换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有通信的概念、交换的由来、通信网的构成要素、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的工作原理、信息传送模式、信息网络的分类及其业务特点等,同时对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各种宽带交换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掌握交换与通信网的概念,几种常用交换技术的特点。 难点是对多层交换技术的理解。 1.1交换与通信网 世界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出现在中国商周时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用的是古代通信的一种形式。 1.1.1 点对点通信系统 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介质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从广义上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介质,只要将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均可称为通信。 由“通信”到“电信”,一字之差,却牵动一场革命,拉开了人类信息彼此沟通和飞速发展的帷幕,我们今天常说的通信,通常是指电通信,简称电信。 通信技术是研究如何将信源产生的信息,通过传输介质,高效、安全、迅速、准确地传送到受信者的技术,而交换技术是通信技术的核心。 1.通信的发展 从古代的烽火台、击鼓、驿站快马接力、信鸽、旗语等到现代的电通信,通信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类用电来传送信息的历史是由电报开始的。 19世纪3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探索用电磁现象来传送音乐和话音的方法。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 自从电话发明之后,语音通信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各种电话交换技术相继出现,电信网络建设迅速发展。 2.点对点通信系统 “电信”是什么?国际电联关于电信的定义是: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 通信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 我们通常把信息的发生者称为信源,信息的接收者称为信宿,传播信息的介质称为载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信息传输途径与设备称为信道。 在电信系统中,信息是以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形式传输的。 完成信息传递的通信系统至少应由终端和传输介质组成,如图1-1所示。 3.全互连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之间需要进行的信息交流日益增多。 当用户数量增加时,要实现用户间的相互通信,最直接的方法是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如图1-2所示。 全互连方式存在下列缺点。 (1)线路投资成本高。当存在N个终端时需要N(N?1)/2条线路。 (2)终端设备需要的接口数量多。当存在N个终端时,每个终端需要N?1条线与其他终端相连,因此需N?1个接口。 (3)实用化程度低。当N值较大且距离较远时,需要大量的传输线路,因此全互连方式无法实用化。 (4)管理维护不方便。由于每个用户处的线路和接口较多,操作使用极不方便,管理、维护也非常困难。 1.1.2 交换与交换设备 我们知道,全互连方式会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和距离的扩大,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设想在用户分布密集的中心处安装一个设备,每个用户都用一条线路(用户线)与该设备相连,如图1-3所示。 1.1.3 通信网 我们知道,通信最基本的形式是在点与点之间建立通信系统,但这不能称为通信网。 只有将许多的终端系统通过若干交换系统,按一定拓扑结构组合在一起进行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才能称之为通信网。 通信网是一种使用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用户终端设备互连起来,实现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 交换设备间的传输线路称为中继线路(简称中继线),用户终端设备至交换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称为用户线路(简称用户线)。 1.最简单的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 2.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 3.几个概念 (1)用户交换机(PBX):直接连接话机或终端的交换机。用户交换机的中继线与本地交换机用户线相连。 PBX的每一条中继线对于本地交换机来说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电话机用户线,仅话务量较大。 由于公共电话网只负责接续到用户线,进一步从PBX到话机的接续常需要由人工完成,或采用特殊的“直接拨入”(DID)设备。 (2)自动用户交换机(PAB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大学测控电路试卷.doc VIP
- 西 藏图考 清 黄沛翘(国立中央图书馆典藏).pdf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提前终止协议书8篇.docx VIP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快递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 材料概论-第二章课件.pptx VIP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FANUC)配套课件.ppt
- 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 1~5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基础卷)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A3).pdf
- 2025广西公需答案01.pdf
- (高清版)DBJ50∕T-396-2021 山地城市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技术标准.pdf VIP
- Q TZW 22-2016_烧烤工具 企业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