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世纪以来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以来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PDF

西夏学 第 6 辑 20 10 年 9 月 Xixia Studies, Sep. 20 10, Vol.6 20 世纪以来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王善军 摘 要:辽金民族融合问题较早即为学界所注目,积累了数量不菲的研究成果。本文从 民族迁徙与杂居、少数民族汉化、汉族少数民族化、民族间的其他交往与融合、民族观念等 方面对 20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梳理,并予以简短评论。结尾部分指出了以往研究中 的某些偏向和不足,并提出了对今后研究工作的某些看法。 关键词:辽金时期 民族融合 研究综述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辽宋夏金元时期是这一发展过程中最为 关键的时期之一。其中,辽金上承唐,下启元,又与五代、两宋及西夏交互影响,是北方民族交流和 融合的活跃阶段。因此,辽金民族融合问题较早即为学界所注目,积累了数量不菲的研究成果。本文 试对这些成果稍加梳理,并予以简短评论,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对此问题的重视。 一、民族迁徙与杂居 民族融合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是民族迁徙和杂居。辽金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迁徙相当频繁, 杂居现象亦日益突出。特别是辽代渤海人和金代女真人的迁徙,更是引人注目。学界一些相关的研究 成果,对此多有涉及;专门性的研究成果,亦日渐增多。 (一)辽代的民族迁徙 根据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最早论及这一问题的是日本学者岛田正郎,他撰有 《辽朝治下的汉人迁 ① 徙问题》 一文。此后,田村实造在 《中国征服王朝研究》一书中设专章探讨因移民政策而被迁徙到 契丹内地定居的汉人、渤海人等农耕民族的情况,并特别从头下州军、斡鲁朵所属州县、奉陵邑的成 ② ③ 立过程说明移民状况。 韩国学者李龙范则集中探讨了渤海族向上京、东京道地区的移民情况。 中国大陆在 1990 年代以后探讨辽代民族迁徙的论文逐渐增多,杨保隆 《辽代渤海人的逃亡与迁 ④ 徙》一文,系统地论述了渤海人的迁徙和分布情况。 韩茂莉 《农业人口的迁入与辽塞外本土农耕区 ⑤ 的形成》从民族的生产特性角度入手,阐述了汉、渤海农业人口的迁徙对塞外农业区形成的影响。 王 德忠 《辽朝的民族迁徙及其评价》论述了汉族、渤海族人口向契丹族聚居地区,契丹族人口向北方、 西北地区和向渤海故地、中原地区的迁徙情况,认为民族迁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 ① (日本)岛田正郎辽朝治下的汉人迁徙问题》,《历史学研究》67 号,1939 年。 ② (日本)田村实造 《中国征服王朝研究》,同朋舍 1967 年;又见 《辽代的移民政策和州县制的建立》,《日本学 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 1993 年。 ③ (韩国)李龙范 《辽代上京、东京道的渤海移民》,《白山学报》第 15 辑,1973 年。 ④ 杨保隆 《辽代渤海人的逃亡与迁徙》,《民族研究》1990 年第 4 期。 ⑤ 韩茂莉 《农业人口的迁入与辽塞外本土农耕区的形成》,《文史》第 47 期,1993 年 - 242 - ① 进了民族融合的新发展。 武玉环 《辽代的移民、治理与民族融合》指出,辽代移民以汉族、渤海族、 奚族为主。在辽代 600 万左右的总人口中,移民大约有 250 万人。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集团移民,改变 了过去聚族而居的封闭自守的民族分布状况,使各民族杂错而居,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② (二)金代的民族迁徙 较早注意金代民族迁徙问题的是张云波的 《金代女真之配布及对契丹人之处理》一文,该文探讨 ③ 了契丹人与女真人的一同南下中原及女真统治者对契丹人的迁徙问题。 韩国学者李铉 《金代人口迁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