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翻译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翻译研究[]

中医翻译研究:回顾、现状与思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周恩) 摘要:本文对过去几个世纪关于中医翻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分三个阶段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并从学科与研究队伍建设、学术成就以及研究内容等几方面概述了中医翻译研究的现状,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中医;回顾;成就;不足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Survey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research on TCM translation in the past several centuries. It reviews the three-staged developments of the research, presents the status quo by highlighting the researcher cultivation and subject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contents as well as weaknesses in the research of TCM transl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view; achievements; weaknesses 引言 中医翻译早已有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医药学就已传入东南亚诸国。然而,在我国同那些国家那时所进行的医药交流中,却鲜有翻译活动的记载。直到17 世纪中叶,我国开始与欧洲诸国进行医药交流,才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医翻译历史提供了比较详尽资料(李照国 1997)。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中医翻译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此,我们将对中医翻译的历史做一个大致的回顾,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大致的介绍,并提出中医翻译研究的一些思考。 中医翻译研究的历史回顾 中医翻译从17世纪至今,其发展大致可以分文三个阶段:早期萌芽阶段、逐步深入阶段和逐步成熟阶段。下面我们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回顾。 2.1 早期萌芽阶段 17 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为中医向欧洲传播的始发阶段,进展比较缓慢。在欧洲仅出版了19 部有关中医的译著。而在18 世纪末到19 世纪末的这一百年间,中医学在欧洲的传播有了一定的发展,研究范围有了一定得拓展,先后出版了137 部有关中医的书籍。这一时期对中医的研究多属综述性的,尚未发现将整部中医典籍译成西文的记载;研究的重点和中心主要集中在针灸方面;译者均为欧洲人,大部分是来华的传教士;当时翻译的一些中医术语在嗣后的翻译活动中得到了普遍的接受,如我们今天使用的acupuncture (针刺) 和moxibustion (艾灸) 两个译语即是荷兰人Dane Jacob Booudt,Buschof H. 及Rhijine W. 在17 世纪初首译成西文的(李照国 1997)。 2.2 逐步深入阶段 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是中医翻译逐步深入的阶段。中国和西方在医学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译著的出版逐渐由国外转向国内,国家有关方面曾组织专家翻译出版了一些中医教科书。在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开始直接参与中医的对外翻译工作,翻译的中心由针灸学逐步转向医学史和药学,同时英语在中医翻译中已占主导地位,基本中止了拉丁语的使用。而且中医经典著作的翻译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50 年代,美国人Veith 将《素问》1—34 章译为英语并详加注解,中国学者黄雯也将《内经》的一些重要章节译成了英文。在这一时期,大部分的中医术语被译成了英语,为以后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 2.3 逐步成熟阶段 从改革开放起,中医翻译进入了逐步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翻译工作的中心已完全转移到了中国大陆,中国翻译工作者成了中医翻译的主力军;翻译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广泛性和系统性;翻译由实践转入理论总结,几部颇有影响的汉英中医词典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标准化模式标准化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医翻译的理论研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出现了如《中医翻译导论》和《中医英语翻译技巧》等专门研究中医翻译理论问题的专著;建立了中医翻译有关的学术组织,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991 年成立了“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卫生厅和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93 年成立了“陕西省中医翻译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学会1996 年成立了“中医翻译学会”(李照国 1997)。 中医翻译的现状 3.1 研究队伍与学科建设 中医翻译的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中医药院校和中医药研究院等机构。高校中医类教师和外语教师是中医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