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教师
课 题: 《王何必曰利》
设计人:_高皎皎 崔伟利 审核人: 张中文 日 期: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一、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
1.富有气势。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二、写作背景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三、熟读成诵,为疑难字注音。
1、宋牼将之楚kēng) 2、然而不王者wàng) 3、孳孳为善者zī)
4、蹠之徒也zhí) 5、利与善之间也?jià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指”通“旨”,意旨,意图
2.解释重点词语
(1)上下交征利相互 2)苟为后义而先利如果 3)吾闻秦、楚构兵交战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停止 5)愿闻其指意向6)然而不亡者这样而7)孳孳为善者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舜之徒也类 9)利与善之间也差别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背离 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连祸结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胜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此之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的样子” 而望幸焉:语气词
吴人焉敢攻吾邑?: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且焉置土石:兼词,在哪里。
举 戍卒叫,函谷举:攻占,语义上被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行动,举动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完成,成功
4、词类活用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名词用作动词,对……有利
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远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后
5、文言句式
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先生将何之? (宾语前置,应为“先生将之何”)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应为“以何利吾国”)
6、翻译句子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
文档评论(0)